《循環經濟》
出版社:天下雜誌
臺灣走過農業社會,來到工業社會的盡頭,未來必須要走向循環經濟的時代。循環經濟仿效大自然的零廢棄、零污染,讓資源不斷循環再生。
這是歐盟、荷蘭、丹麥、蘇格蘭近年積極採行的經濟發展思維,更是臺灣再出發不可錯過的翻轉機會!
《啟動循環經濟:自然與經濟的共存之道》
原文作者: Nicolas Buttin, Brieuc Saffré
譯者: 陳郁雯
出版社:南方家園
不論從經濟、社會、環境甚至衛生的觀點而言,世界上到處都是沒有用的垃圾。這些垃圾幾乎代表今日社會的所有惡果──汙染、氣候暖化、資源枯竭、物種多樣性衰退,連人類自身的健康都受到侵害。每一天,這些亂象都促使我們探索新思維與新作法,希望我們的努力能觸發思想與社會型態的深層轉變。
到目前為止,循環經濟在產業界依然相當冷門。相反的,大自然中處處可見循環經濟的例子。循環經濟是一種可周而復始、永久存續、帶來正面影響的生產製造方式。這是一種正向的經濟模式:循環經濟要求我們時時修正,讓生產過程和能源需求達到最佳狀態,才能儘可能以最少的資源生產更多、更好的產品。循環經濟並非只是單純的資源回收,或是像大家常說的降低負面衝擊。回收出現在產品生命的最後階段,而且有時候某些材料只能回收一次!循環經濟要求我們儘可能全面性的檢視整個體系,一開始就要慎選材料,好讓我們(理想上)不需要進行回收。最好的垃圾就是不製造垃圾。
本書提倡的思考方式以下列兩種理論為基礎:
設計思考(design thinking):經由夥伴的共同創作、簡易的原型設計及持續的修正,開發新的想法與做法,並付諸實行。
仿生學(biomimétisme):從三十八億年的大自然研發史中學習,重新檢視現有的系統、材料與形式。
《Drawdown 反轉地球暖化100招》
譯者:劉品均
編者:保羅 ‧ 霍肯
能環智庫07-循環經濟系列叢書 第一冊總論
作者:鄒倫、張祖恩
發行人:潘文炎(財團法人中技社董事長)
本書首先介紹各國之循環經濟目標與藍圖以及我國之循環經濟政策與運作機制。並詳細闡述循環經濟之必要性,與聯合國17項永續發展目標之關聯。
詳細內容請自行搜尋:能環智庫07-循環經濟系列叢書 第一冊總論。
能環智庫08-循環經濟系列叢書第二冊循環經濟評估工具技術
作者:鄒倫、張祖恩
發行人:潘文炎(財團法人中技社董事長)
本書介紹物質流分析、產品生命週期評估、成本效益分析、風險評估以及評估方法的整合及相關案例,對於循環經濟評估之各項方式進行詳盡解說
詳細內容請自行搜尋:能環智庫08-循環經濟系列叢書第二冊循環經濟評估工具技術。
能環智庫09-循環經濟系列叢書第三冊資源及產品循環應用技術
作者:鄒倫、張祖恩
發行人:潘文炎(財團法人中技社董事長)
本書介紹了生物循環模式、工業循環模式、有機資源循環應用技術、無機資源循環應用技術以及行業應用案例,對於各種資材所可能應用之循環經濟模式都有分析解說。
詳細內容請自行搜尋:能環智庫09-循環經濟系列叢書第三冊資源及產品循環應用技術。
能環智庫12-永續循環經濟觀念案例分享4
發行人:潘文炎(財團法人中技社董事長)
施顏祥
中技社與永續循環經濟發展協進會第四度合作,出版「永續循環經濟觀念案例分享4」專書,收錄以落實觀念為主之中小企業 SDGs 行動方案指引、水利產業循環經濟模式、投資綠色循環社會企業的商業模式 ;以產業循環經濟案例為主之半導體產業水資源循環經濟再利用、農業資源高效益循環利用、低碳生態旅遊之打造、廢棄紡織品循環再利用於建材及家具等 ;及以循環技術為主,包括太陽光電板回收循環利用、農業水資源管理新思維、公共污水循環回收再利用設計等共10篇文章,引領理論落實推動,並提供經驗予產官學研界參考,希冀台灣產業界能藉以掌握循環經濟的趨勢、改變傳統思考運作模式,從而創造新的環境與經濟永續發展契機。
詳細內容請自行搜尋:能環智庫12-永續循環經濟觀念案例分享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