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與目標
1.為實踐循環經濟的國家產業政策,並同時解決牡蠣殼所造成之環境污染,本公司已投資1.7億元興建一座以牡蠣殼回收再製的生技材料廠,將資源循環再利用。
2.本案目標為成為臺灣循環經濟與生物精煉之標竿企業。
執行情形
1.牡蠣殼生技材料廠設於臺南市永康工業區,自109年3月起逐步開始單元試車,已在6月30日全廠竣工。目前進行設備製程最適化調整、包裝設備試操作、機械設備操作教育訓練及運轉基本標準建立等工作。
2.已上網公告購買牡蠣殼18,000公噸,後續生產順利將隨時加購牡犡殼進行生產。政府相關單位也協助將牡蠣殼轉成搶手材料資源,使臺灣的牡蠣殼回收利用率達到95%以上。
未來發展藍圖
未來開發多元化利用,將應用於建材、寵物用品、水濾材等,並規劃取得相關ISO認證,使其有機會走向國際市場,以提升產業技術與資源價值。
相關檔案:
預計效益
1.完工後除替代進口大白石所製成的碳酸鈣外,牡蠣殼轉為有價資源,並創造工作、資金、資源在農村流動之正向循環。
2.與工研院共同合作開發牡蠣殼高值化產品,以循環經濟帶動牡蠣殼生技材料再利用及引導新產業策略方向等正面效應,提昇大眾對於環保之警覺性,全臺灣牡蠣殼轉化成資源,不再有隨意丟棄的情形發生,收購供應鏈開始形成,並對台糖公司CSR具正面之回饋與加分作用,且增進企業好感度。
3.預估每年最高處理50,000公噸廢棄牡蠣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