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資訊補給站-區塊鏈技術運用越推越廣


11月號 2019 Nov
資訊補給站-區塊鏈技術運用越推越廣
區塊鏈技術運用越推越廣

文/資訊處 李維陞
 
緣起

2008年金融海嘯,引發全球股市暴跌、金融大衰退,許多投資人損失慘重,也讓人們開始對極權制的金融體系感到不信任。兩個月後一個匿名為「中本聰」( Satoshi Nakamoto )的網路駭客在密碼學郵寄清單中發表了「比特幣白皮書」(Bitcoin: A Peer-to-Peer Electronic Cash System),其核心宗旨是在打造一個不受銀行或政府集權控制的流通貨幣,而區塊鏈(Blockchain)技術正是讓比特幣可以成為一個不需要中央銀行控制便能獨立運作的技術。
 
 
什麼是區塊鏈?

我們可以簡單把區塊鏈想像成一本帳本,「區塊」就是帳本中的一頁,整個帳本就是由這些「區塊」鏈結,依時間順序排列而成,所以稱為區塊鏈,而所有參與這項計帳活動的電腦所形成的網路稱為區塊鏈網路。區塊鏈網路上的每台電腦都有一本一模一樣的帳本,當一台電腦成功計算出新的一頁,它會馬上把這一頁傳遞到區塊鏈網路上的其它所有電腦,讓大家確認這一頁的正確性,若正確,則大家把這一頁加到自己的帳本,此時,大家都持有最新且相同的帳本資料。
 
在這個計帳的過程中,我們可以發現,因為每一台電腦上都有一本一模一樣的帳本,所以帳本上的交易紀錄不容易被篡改,同時每台電腦都有完整帳本,帳目是公開透明的。另外,帳本是區塊鏈網路上所有電腦協同合作的結果,所以也沒一個中心的伺服器提供紀錄服務。以上,我們可以歸納出區塊鏈技術的三個特性:
 
1. 交易資料極度不易被竄改
2. 交易紀錄公開透明,可追蹤,永久保存
3. 去中心化,難以被單一實體壟斷
這三個特性解決了「信任」的問題,即是在不需要第三方介入的前提下,以非常低的成本讓網路上的使用者達成共識,建立信任關係。因此經濟學人雜誌稱區塊鏈為「信任機器」(Trust machine)。
 

區塊鏈的應用

雖然貨幣是區塊鏈第一個應用,但區塊鏈能做的遠大於此,包含身分證、駕照等身分識別紀錄,以及專利、商標、著作權等無形資產,都能編碼成數位資產並在區塊鏈上登記,甚至就連汽車或房子這類的實體資產也能數位化。預期未來區塊鏈會應用於各種領域,為人類生活帶來極大影響。
 
區塊鏈到底能夠幹嘛?簡單來說,可以分類為以下四個應用層面:[註1]
1. 數位貨幣,例如電子商務、全球支付、匯款、借貸。
2. 數據紀錄,例如醫療照護、產權登記、所有權、投票、知識產權。
3. 證券,例如金融衍生物、眾籌、債權、私有市場、股權。
4. 智能合約,例如數位版權、博弈、第三方托管。
 
來看看幾個區塊鏈的實際應用[註2]:
 
1.醫療去中心化
在醫療方面,區塊鏈主要被應用作為電子病歷。目前,在全世界醫療保健系統中的患者並不能掌握自己的醫療數據,他們常常需要等待很長時間才能獲得,例如疾病檢測的結果,造成病患在就醫上很大的困擾,而且數據經常丟失,病患不得不重新檢測,給病患本身及醫療體系都帶來不少的額外成本,但現在如果可以用區塊鏈技術來進行保存,患者就可以取得個人醫療歷史資料,未來不論是看病或是對自己的健康做規劃便有資料可使用,而這個資料真正的掌握者是患者自己,而不是某個醫院或協力廠商機構。患者能夠掌控自己的紀錄,且數據是匿名且安全的,患者同時也可以查閱有誰看過病例,並通過授權來給予或使用需要的數據。
 
2.區塊鏈政府
區塊鏈能利用其公開永久保存資料的優勢,保存所有社會檔案、紀錄和歷史,供未來使用,成為全球性的資料庫。這將成為區塊鏈政府服務的基石。透過區塊鏈技術重新配置公共資源、提高政府效率、節約成本、讓財政惠及更多人、提高民眾基本收入水準、促進平等、提高民眾政治參與度,最終過渡到自治的經濟形態。
 
3.全球公共衛生及慈善捐贈
四川汶川大地震,接近八成的捐款去向不明;西非的伊波拉疫情中,約570萬美元援助金遭人盜走。經過眾多次的捐款貪污事件後,很多善心人士對募捐活動漸漸失去了信任。傳統銀行資金流動過程會妨礙危機處理過程中對資金的緊迫需求,而區塊鏈可為非牟利組織及捐款人之間提供服務的平台,改善現時使用現金捐款的弊病,如資金流向不明和過程繁複等。未來慈善捐贈網站可以透明地接受比特幣捐贈,籌集大量善款開展專案。
 
4.區塊鏈身分認證
區塊鏈具有人人都可以查閱的特性,每個人都可以在任何一個有網路的地方。查詢區塊資訊,高度透明的特性也讓區塊鏈充滿魅力。不妨這樣設想,在以後,身分證和戶口名簿基本上都不需要了,因為每個身分資訊都可以寫入區塊鏈裡,當需要驗證資訊的時候,只需要查閱就可以找到。
 
5.區塊鏈履歷[註3]
證照發行機構和學校可透過區塊鏈技術發行證書,儲存在校成績、社團活動、志工服務等資料,證書持有者可取得這些資料,並選擇是否提供給欲面試的企業,而企業再透過區塊鏈驗證資料真偽。對發照機構而言,透過區塊鏈技術發行證照可有效降低紙本印刷的製作成本和管理成本。例如台灣金融研訓院、永豐金控和成功大學共同推出臺灣首個「證書區塊鏈」系統,利用區塊鏈去中心化、不可篡改、開放共享特性的特性,紀錄求職者的學校成績、社團活動和專業證照等資料,打造公信力更高的數位履歷。
 
6.食安區塊鏈[註4]
通過區塊鏈平台,消費者可了解從產品生產來源到上架的過程與動向資訊,包含生長環境、檢疫情況與運輸時間,以確保資料準確及未被竄改,若真的發生食安問題,可快速了解受汙染源,即時追蹤來源並確定哪些商家受到影響。
 
區塊鏈與物聯網(IoT)、人工智慧(AI)技術的整合也能有效控管食品問題。區塊鏈以分散式帳本技術運作,紀錄資料的每個改動,IoT設備自動收集數據,AI進而分析數據,分工合作下從而實現流程透明度,當消費者知道這些訊息已在區塊鏈平台上得到驗證,會更加相信企業。

 
結論

十年過去了,比特幣沒有達成中本聰的理想,成為日常生活中使用的貨幣,許多人認為,比特幣要不是還沒走向成熟,不然就只是個泡沫。而阿里巴巴董事長馬雲認為:「比特幣可能是泡沫,但區塊鏈不是」。根據勤業眾信(Deloitte)對區塊鏈的發展方向調查,結果不論是哪一項數據,皆顯示出企業家們都看好區塊鏈的前景一片光明。
 
台糖公司在這波區塊鏈革命沒有缺席,台糖資訊處也有專責的同仁負責區塊鏈這類新科技的調查與研究,並思考它能如何被應用在台糖業務上。例如近來非洲豬瘟疫情持續蔓延,讓食品安全問題再次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台糖有機會嘗試將區塊鏈技術應用於豬肉供應鏈,實現疫情發現後的追溯與事前的威懾。
 
導入一項新技術有許多風險要考量,尤其對於處於極速發展與變動中的新技術更是要審慎評估。台糖將持續觀察與追蹤區塊鏈等新科技的發展,尋求最佳的切入時機。
 
參考資料
 
[1] 葉峻庭醫師專文:「《區塊鏈》區塊鏈會泡沫化嗎?」:https://chunting.me/blockchain-bubble/ 
[2] 徐明星、劉勇、段新星、郭大治,2016:《區塊鏈革命:中介消失的未來,改寫商業規則,興起社會變革,經濟大洗牌 》,台北:遠足文化。
[3] 張庭瑜,2017:〈區塊鏈履歷來了!從學校成績到專業證照皆紀錄,加快企業辨識人才真偽〉:https://www.bnext.com.tw/article/45841/blockchain-cirtification
[4] 洪煥周,2019:〈吃得更安心 區塊鏈能夠扮演食安領域的名偵探柯南〉:https://csrone.com/news/5541
 
 

封面故事

編輯室報告

專欄

專題報導

業務特寫

資訊補給站

繽紛生活

  • 買東西
  • 找據點
  • 會員區
  • 住台糖
  • fb分享
回到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