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封面故事—翻閱良冊,探索書院-獨立書店篇:大型網路雙夾攻,獨立書店彌珍貴


6月號 2020 Jun
封面故事—翻閱良冊,探索書院-獨立書店篇:大型網路雙夾攻,獨立書店彌珍貴

獨立出版品仍有一群忠實顧客支持

文/微微安

 
根據2017年的統計,臺灣過去9年內有將近400家書店收起來,而臺北市、新北市是最多書店也是書店消失最快的城市。20年以前的臺灣書市,大型連鎖書店以誠品、金石堂、新學友三大品牌為主,但90年代網路書店的興起,使得越來越多人開始在網路上找書買書。1995年博客來電子書店開業,改變了人們買書的方式,也改變了實體書店的命運,消費者只要在電腦上動動手指選好書放入購物車結帳,就能在家收書或是附近的便利商店取書,不用親自跑一趟實體書店,省時又便利。這些消費型態的轉變讓實體書店的營運面臨重大危機,導致新學友書店在2003年整個結束營業;金石堂也從黃金時期的102家分店迅速萎縮,剩下現有的35家實體店面;而誠品書店近年來有拓點也有關閉,維持在40家左右,現在書市的三大通路已經重新排序,變成博客來、誠品與金石堂。儘管消費型態改變是衝擊書店的事實,然而閱讀習慣的改變也是考驗實體書店的另一個原因。

2007年美國亞馬遜書店推出電子書,正式宣告另一種閱讀方式的誕生。臺灣的電子書產業雖然不似國外蓬勃,但2016年開始卻有漸趨成長的趨勢。不過以現今臺灣的上網普及率高於全球平均近三成的驚人數據來看,上網搜尋知識似乎也是影響書籍銷售的遠因,臺灣的閱讀人口正逐年流失,是否越來越多人只看臉書而不看實體書了?

雖然有這麼多的衝擊考驗著書市,書店也看似邁向黃昏市場,但近十幾年來還是有一群熱愛書籍、熱愛書店的文化人,奮不顧身的投入經營獨立書店的行列,利用各種管道及方式互相結盟、資源共享,使得獨立書店如雨後春筍般在各地展開。
 

甚麼是「獨立書店」?讓我們先來簡單認識一下
 

獨立書店,其實直到現在還是無法有明確的定義。綜合來說,獨立書店擁有特定消費及支持的族群,經營者將自己的理念,藉由販售主題性書籍及其他商品呈現出來,使其有別於連鎖書店的經營型態,有時也舉辦人文活動,成為獨具個人風格和品味的書店。

臺灣早期的獨立書店在80年代後出現,受到西方思潮影響及社會風氣的轉變,開設了各式各樣的書店。當時的獨立書店大多販售跟人文社會方面有關的書籍,營業項目單純而專一;如今的獨立書店,在經過多年的市場變化,發展出不同以往的樣貌,有些書店開始進駐咖啡餐飲,賣起二手書、文創商品,有些甚至打烊後變身為背包客棧。越來越多的可能性隨著年輕人投入獨立書店的經營形成一股新的風潮,因此有些人也稱此為「獨立書店2.0」進化模式。
 

升級的「獨立書店2.0」,更豐富、多元與有趣
 

有別於過去的觀念,新的獨立書店經營者挑選店面不再侷限於市區或是人潮多的地點,有些甚至將書店開在偏鄉地區,利用網路社群媒體的優勢經營出自己的特色;選書的範圍也不再只限於人文學科,開始會跟時下關注的各種議題做連結,比如社會現象、有機農業、性別議題、環保議題等等,除了維持書店是知識的傳遞者,書店老闆更樂於用書店分享自己所信仰的價值。

面對艱困的市場,為了降低書店入不敷出的壓力,年輕的獨立書店老闆早早就展現「斜槓青年」的特色。有的書店老闆可能平時從事其他工作,假日才開店;或者以工作養書店;或者複合式經營,賣書之外也兼賣咖啡、點心等,各自想方設法只為了實踐心中的理念並讓書店存活下去。比如臺東的「晃晃二手書店」,結合二手書店跟民宿,更是動物友善店家,老闆固定把收入的一成用來救助社區街貓;宜蘭的「小間書菜」是由穀倉改造而成,賣書也賣菜,老闆夫婦還發起「以書換菜」的活動,讀者可以拿二手書來換當地小農種植的果菜;臺中「新手書店」一開始挑戰只有100本書開店,還被網友笑說「我家的書都比你店裡的多」,但也因此在網路上打開知名度,老闆憑藉本身的真材實料,闖出一片天;桃園的「晴耕雨讀小書院」,兩位年輕人慢工改造一棟平房書屋,主打「晴天工作、雨天讀書」的生活理念,書店外的大片草地花園,讓讀者品味讀書曬太陽的慢活樂趣。臺灣年輕人的創意無窮,看似絕望的獨立書店,其實也玩出各種希望。
 

如果閱讀不再只是閱讀,而是一種新的生活型態 
 

「在書與非書之間,我們閱讀」這是誠品書店1989年創店就打出的招牌口號,不只展現出眾且廣闊的格局,也啟發我們思考閱讀的眾多可能性:除了閱讀書籍,看電影、聽音樂、逛展覽、參加講座或是活動,只要能在其中讓心靈有所收穫的各種方式,不也能是另一種閱讀?儘管現在網路科技跟手機產業高速發展,放眼望去幾乎已是人手一機,隨時隨地上網爬梳便能找到想要的答案,看似方便,卻也讓知識成為片段。

宋朝文學家黃庭堅曾說:「三日不讀書,便覺面目可憎」,可見讀書是人生中多麼重要的事情。雖然時下趨勢顯現書籍的吸引力越來越小,使得獨立書店面臨著各種存活的挑戰,但閱讀不是人生的精神食糧嗎?即使不愛看書,以現今的獨立書店多元化經營模式,就算只是進到書店走走看看,還是能在其中感受到書店老闆所要傳達的閱讀樂趣,也許是一本未曾看過的書、一張手寫的卡片、一首適合此時此刻的音樂、一場精心安排的講座,或者,只是一杯咖啡。

獨立書店是城市裡的一個美麗場景,如果你還沒接觸過,有機會不妨找家自己喜歡的書店走訪一番,也許就能知道獨立書店,是如何在這逐漸消失的書店文化中越顯彌足珍貴。
 

編輯室報告

封面故事—翻閱良冊,探索書院

業務特寫

糖情Outlook

專題報導

專欄

資訊補給站

繽紛生活

  • 買東西
  • 找據點
  • 會員區
  • 住台糖
  • fb分享
回到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