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專題報導-高度理想的環保訴求 無法與地球和好


7月號 2020 Jul
專題報導-高度理想的環保訴求 無法與地球和好
文/ 編輯部

「我們現在的政策是有問題的,因為價格高,所以努力往高山種水果、蔬菜,平地卻拿來造林,對水土保持是不對的;而在平地(良田)造林,卻從國外進口大量的黃豆、玉米、小麥,完全本末倒置」—農委會主委 陳吉仲
 
上述這段話是農委會主委在回答高金素梅委員質詢所謂台糖公司「砍樹種電」時的回應。這整件事的背景是台糖公司只是想把20 年到期的農地回歸農用,同時有計劃性想將林相不佳、地力不好的石礫地改為「營農型太陽能光電」的場地,結果被傳成台糖要「砍樹種電」,進而引起高金素梅委員的質疑,而陳主委這段話回應,說明錯誤的平地造林政策應有導正的必要。
 
台糖配合國家造林政策  保住1 萬2,046 公頃農地
蔗糖,是臺灣產業發展史上相當重要的出口貿易產品。在20 世紀初期,台糖甘蔗的種植面積曾經高達12 萬公頃,當時臺灣各地可謂滿是一望無際的甘蔗田。然而隨著大環境的轉變,原先台糖擁有的42座糖廠陸續停閉,現今僅剩2 座糖廠仍在運作,一畝畝廣袤的甘蔗田也因此難以復見,取而代之的是一塊塊休耕的土地,而台糖的離蔗農地則因配合造林政策的推動,改而種下一株株綠色的經濟林木。
 
民國91 年臺灣加入WTO 世界貿易組織,農產品市場不能再受到層層的保護,糖業也走向自由化,他國成本低廉的砂糖大量進口,壓縮國內製糖的生存空間,因此台糖開始思考離蔗農地的未來。此時的政府為了降低加入WTO 後對農民業者造成的衝擊,紛紛提出相對應的因應政策,平地景觀造林及綠美化方案就是其中一項解方。
 
台糖就是執行平地景觀造林政策的主要機關之一,一方面台糖是為避免讓已經受衝擊的農作物產銷市場雪上加霜,因此排除在離蔗農地改種其他作物的規劃,選擇響應造林政策;另一方面地球暖化、氣候變遷的問題浮上檯面,藉植林以吸熱減碳成為國際疾呼的一項環保行動,台糖基於與農民、農業及這塊土地共有、共生及共好的初衷,決議將離蔗農地轉作平地造林,因此在民國91 至97 年間,台糖共植林7,606 公頃;98 年起至101 年加碼響應政府「綠色造林」計畫,植林3,209公頃;後續又陸續配合政府推出的環保造林、全民造林等政策,因此台糖造林足跡幾乎遍布全臺,迄今共有造林地1 萬2,046 公頃。
 
農地回歸  台糖想鼓勵青農返鄉 振興地方產業
18 年前台糖響應政策投入平地造林,並約定20 年造林政策屆期之後回歸農用,因此台糖必須超前佈署,在兩年的時間內思考並規劃林地屆期後的運用,這些農地回歸後,台糖公司將如何使用呢?台糖將依照土地的屬性、區位、林相樹種的現況、分布及經濟、生態與環境效益等面向,多方位的思考及評估屆期農地的未來,好讓每處屆期農地都能地盡其利、物盡其用。
 
舉例來說,擁有豐富螢火蟲生態的花蓮大農大富平地森林園區、作為上百種候鳥及留鳥重要棲地的嘉義鰲鼓溼地森林園區,以及鄰近鄉鎮城市,成為當地居民後花園的屏東林後四林平地森林園區都會維持現狀,持續孕育多元的生態環境;林木範圍多屬山坡地、水土保持地、環境敏感區、地層下陷區、或畜殖場周邊作為生態緩衝帶之造林地,凡具有地下水管制、水土保持、防風、隔離及緩衝等功能需求之林地,同樣都會維持造林使用。
 
台糖初步評估,屆時將有5 成的農地會維持目前的造林使用,另外一半的農地則將用於農業發展,包含提供農地租賃,鼓勵青農返鄉務農,振興地方產業,或擇適宜農地,自營生產高經濟價值作物,例如酪梨、有機木瓜、有機香蕉及可可等作物,提升農
產品價值,並考量氣候變遷及全球糧食供需平衡,規劃專區配合政策種植糧食,以提升國內糧食安全與自給率。
 
至於林相不佳或地力不佳者,以發展「林下經濟」來說,台糖認為現況無水源灌溉之地在經過適當的疏伐後,可開創林下放牧牛羊、養蜂、種菇蕈等農林利用模式;此外,也可種植相思樹、桉樹等短伐期樹種供板材業者所需,進一步創造附加的經濟價值,以發揮最高的土地利用效益。
 
除此之外,台糖公司原本要發展「營農型太陽能光電」,但這也是外界認為台糖要「砍樹種電」的誤會所在。
 
發展「太陽能光電」 農委會強調三原則
根據《天下雜誌》39 週年特刊「與地球和好」中的報導,台糖董事長陳昭義對於台糖造林地的規劃與經營,強調農地回歸農用。
 
然而縱使陳昭義說明得如此清楚,仍然不為外界所信,質疑與反對聲浪不斷,致使農委會主委陳吉仲於7 月6 日再度召開記者會,說明絕無砍樹種電情事,並表示已要求林務局在兩個月內完成1 萬3768 公頃的盤點,包括造林狀況與生態價值。盤點出來後,將分為三個樣態及相對應的處理原則:
一、已種樹成林,具棲地與生態價值的區位,將維持林相,保留造林木。
二、屬於短期經濟林或不具經濟林效益的地區但適合農作的區作,將恢復農業生產使用。
三、若屬地力不佳者,將進行評估,評估通過者,將同意發展太陽能光電。
 
陳吉仲強調,平地應作農業使用,現在青農返鄉難找地,才希望平地造林時間若到期可以作為其他用途。
 
農委會為台糖農業業務的主管機關,台糖公司的決策必然遵守中央政府的決定,因此,危害地方與環境,斷然是不可能的事!
 
「一棵樹都不能砍」 過於不切實際東華大學環境學院戴興盛教授於7 月9 日個人臉書上發表對過去幾個月來發展太陽能光電的諸多爭議的看法,他認為「臺灣的能源自給率僅有約2%,這是極為威脅社會經濟系統韌性的危險數字」;戴興盛進一步批評,基於自身立場的單一觀點寸步不讓,如「一棵樹都不能砍」、「任何林地都不能動」、「影響到野生動物者都不能動」、「光電板鋪在學校屋頂上很醜」這些高度理想性的環境訴求,將僅有少數個案能符合這樣完美的條件,迫使再生能源發展受阻,臺灣將繼續以燃煤、燃油、燃氣滿足能源需求,持續大量製造污染與排放溫室氣體,這很難說是「環保」,而這些抨擊再生能源火力之烈,卻令人忘了石化燃料才是最大的問題來源。
 
戴興盛語重心長地說,臺灣社會應系統性思考,並勇敢做出取捨,往再生能源的方向走,若非如此,臺灣將原地踏步,也絕不環保,反而是臺灣環境上的大災難。

導正造林政策的錯誤 發展再生能源方是全民之福
由戴興盛的觀點可知,臺灣發展再生能源已是非常迫切的事,若不發展再生能源,臺灣將面臨生存危機。此外,20 年前的造林政策,有其時空背景,雖是錯誤的政策,但台糖在減碳與保住農地不被開發上有著極大貢獻。
 
台糖公司已盡最大善意與民溝通,而對於平地森林的利用,台糖以「林下經濟」與「農地農用」的原則來進行開發,但盼各界能予理解,也給予我們支持。

屏東萬巒鄉的台糖造林地
屏東萬巒鄉的台糖造林地


 

編輯室報告

封面故事

專題報導

糖情outlook

專欄

資訊補給站

繽紛生活

  • 買東西
  • 找據點
  • 會員區
  • 住台糖
  • fb分享
回到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