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封面故事-〈說火車の人〉我與糖鐵的甜蜜緣分


10月號 2020 Oct
封面故事-〈說火車の人〉我與糖鐵的甜蜜緣分
永康國小溪州牌946號糖業列車

文、圖/黃彥碩
 
溪州牌 946 號糖業列車安座在永康國小至今,在糖鐵教材的記錄蒐集工作也有十幾年了。為何能樂此不疲?待我細細說來。
 

台糖員工與糖鐵迷和善親切
 
在蒐集糖鐵教材的過程,遇到不懂的地方,總會先向糖廠員工與糖鐵迷請益。十幾年來,受到很多台糖長官與員工的協助,特別是善化糖廠文物館的各位前輩,非常感謝!糖鐵同好雖然不多,但不只親切,還會告訴我糖鐵最新消息,讓初入門的我留下很好的印象。最讓我驚訝的是:居然也有來自日本的糖鐵迷,每年製糖期,總會利用日本難得的年假,專程來臺灣記錄糖鐵。
 

「蒐集」與「發現」的樂趣

我由認識糖鐵車輛開始入門,同時也走訪各廠舊跡線、車站、裝蔗場。接著擴大範圍,與糖鐵相關的事物都在記錄之列,舉凡:糖鐵建築、軌條及相關零件、扳閘、號誌、平交道、看柵房、月台、橋樑等,都是我蒐集的對象。
後來看到糖廠環境優美,建築物古樸典雅,便開始走訪各地糖廠,尋訪製糖工場、秤量所、宿舍區、員工餐廳、建教宿舍、防空洞、冰品室、中山堂、地界標、理髮廳、糖廠小學、升旗台等。只為了一睹全貌:「原來○○廠的○○長這樣啊!」
 

拓展視野,紓解壓力
 
廠外的舊跡線探勘,非常具挑戰性,你永遠不知道會發生什麼事!探勘當天的天氣如何?探勘當天是否能順利?一切都是未知數!但這也是樂趣之所在。在酷熱的太陽下,遇到被野狗追、虎頭蜂、野蛇、惡臭水溝與垃圾等,是家常便飯。但在臺灣中南部純樸的鄉間開著車,欣賞著一幕幕美麗的農田與風景,那種舒服、放鬆的感覺很難形容,「這就是幸福啊!」
 
記錄糖鐵是花錢、花時間、又累又苦的工作,還要進行整理。但是在記錄的過程,看著糖廠優美的環境,充滿歷史痕跡的古樸建築、機具與車輛,總能讓心情沉靜了下來。相較於平日教學工作的辛勞,竟有紓解壓力的效果,這可是始料未及的,也是讓我能持續的動力。
 

令人驚異的台糖與甘蔗
 
後來我又陸續瞭解到:
1. 臺灣第一台電腦是台糖買的,不是某大學,也不是中研院。
2. 在1950(民39)年,臺灣近79%的外匯是由台糖出口砂糖賺取來的。
3. 種甘蔗是減緩溫室效應的好方法,因為甘蔗吸收二氧化碳的效果比熱帶雨林高出4.9倍,釋出的氧氣則高出4.1倍。
4. 甘蔗的副產品糖蜜可以產製出酒精,直接給台糖的內燃機車與農機當燃料。
5. 1957(民46)年至1958(民47)年的糖鐵營業線,全年客運人數達2,300萬人,平均每天有6萬人,簡直是早期的捷運!還有一條連接全臺大部分糖廠的「南北平行預備線」,從臺中直通高雄籬子內,南來北往運送貨物,是振興臺灣經濟的大動脈!
 

台糖文化資產 不可忽視的軟實力
 
我還發現;台糖擁有記錄詳實的資料。我從台糖業務公報、台糖通訊、各種規章、車籍資料簿、物料財產編號、台糖○十年史、糖業手冊、鐵道標準圖、臺糖鐵道平面/分佈圖等文件中觀察到,台糖對於政策、事件的紀錄,都能詳實記載,井然有序,有跡可循,容易入門。這些龐大的機具、設備、線路雖已經老舊,但在這些資料的佐證之下,總能找出人、時、地、事。目前龐大的資料與設施,因為齊全,若能經過適當轉換,以先進國家的角度來看,這些珍貴的文化資產都是軟實力。
 

重視「退休或資深員工」,並持續進行訪談
 
在與資深糖廠員工訪談的過程中,受訪者常夾雜著臺語、日語,這些昔日與糖業有關的常用專業術語,若沒有進行影像、音像記錄,後人實無法理解其涵義。「退休或資深員工」是非常重要的資產,每位都好比是一座該部門的糖業圖書館一樣。許多與糖業有關專業術語,隨著糖廠轉型與員工凋零,已逐漸佚失,非常可惜!因此,對於退休或資深員工的訪談紀錄,希望能持續進行。
糖業與糖鐵,是臺灣的寶,卻很少人知道。期盼在臺灣經濟蛻變過程中,曾助一臂之力的臺灣糖業與糖鐵,其文化資產能藉由教育傳承的方式,代代相傳下去,不要消失在歷史洪流中,是為甚幸。
 

我是誰
 
黃彥碩,現職臺南市永康國民小學美術老師,也是一位熱愛糖鐵的鐵道研究專家;長年致力於推廣保存在地糖鐵文化,92年薦請學校將火車頭安置於校園裡,順利地讓「溪州946號五分車」返鄉;去(108)年曾為新營糖廠廠前站的百年舉辦慶生活動,更受邀為台糖公司《烏樹林糖業鐵道文化節─走讀糖鐵》活動擔任主講。
 

編輯室報告

封面故事

糖情Outlook

業務特寫

專題報導

專欄

資訊補給站

繽紛生活

  • 買東西
  • 找據點
  • 會員區
  • 住台糖
  • fb分享
回到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