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繽紛生活-人口老化擋不住! 2025 年臺灣進入超高齡社會


12月號 2020 Dec
繽紛生活-人口老化擋不住! 2025 年臺灣進入超高齡社會

文/徐元直

臺灣人口結構陷入快速老化多重危機。根據國發會最新人口推估,我國總人口於今(2020)年二月開始下滑,換言之,臺灣自今年起將進入「人口負成長的時代」,較原推估提前兩年出現。我國也將提前一年,於2025年進入超高齡社會,老年人口占比超過20%。

臺灣於1993年邁入「高齡化社會」,老年人口占總人口比率超過7%;接著於2018年老年人口占總人口比率超過14%,進入「高齡社會」;國發會預估,我國老年人口占總人口比率將於2025年超過20%、正式進入「超高齡社會」。從高齡社會到進入超高齡社會,竟只有短短七年。

國發會每兩年修正一次人口推估,最新人口推估於日前出爐,呈現臺灣人口結構快速老化的警訊,值得各界重視。

首先,國發會兩年前預測我國人口負成長要到2022年才會出現,但最新推估認為今年就會出現人口負成長。國發會副主委高仙桂解釋,原推估今年死亡人數會超過出生人數,「自然增加」由正轉負,但預期「社會增加」仍逾萬人之多,互抵之後總人口仍續呈上升。沒想到,自年初以來爆發新冠肺炎疫情使得外籍配偶無法來臺、海外國人不能返國(兩年未返國會被除籍),使今年社會增加由正轉負,總人口因此負成長。

國發會推估,我國人口最高峰出現在今年一月的2,360萬人。今年社會增加估計將減少1萬多人,自然增加也要將減少2.1萬人,至年底將比去年減少3.2萬人。國發會並預測至年底總人口將降至2,357萬人。

「我國人口負成長的時代開始了,」高仙桂表示。而且,今年是「自然增加」及「總人口」同步轉呈負成長。

社會增加主要有兩大來源:「國際遷徙」及「國人遷徙」。前者是因工作、結婚而入籍臺灣的人口;後者則是國人兩年未回臺而被除籍,後續回臺則會復籍。過去平均每年社會增加約增1萬人,今年則受疫情影響,因無國際移動而帶來的人口入籍,甚至國人無法返臺遭除籍的現象增加,因此今年社會增加不增反減。

國發會指出,前次社會增加負成長是在2003年SARS時期,減少1.2萬人,國發會預估,今年社會增加將減少1.1萬人、明年也會減少3,000人,2022年後則回復正成長。

第二,超高齡社會(老年人口占比升至20%)也會提前到來。兩年前國發會推估,臺灣於2026年進入超高齡社會,但這次預測提前一年、於2025年到來。國發會官員解釋,主因是近兩年生育率續降,總人口降幅較預期大,因此才會提前一年進入超高齡社會。

高仙桂說,從高齡社會到超高齡社會,臺灣只花了七年,這個速度與南韓、新加坡差不多一樣快。行政院政委林萬億目前正研修高齡社會白皮書,此外勞動部也已完成《中高齡者及高齡者就業促進法》,目標是要讓世代共融,將高齡化的危機化為轉機。

第三,我國生育率長期走低,使得育齡婦女人數隨之減少,連帶影響未來嬰兒出生數,出生率長期走低正是高齡社會提前到來的主因。

今年我國新出生嬰兒數為16.6萬人,根據國發會推估,在假設總生育率為1.2人的中推估下,2030年新出生嬰兒數將減至15萬人,2040年再減至12.4萬人,2070年將只剩下8萬人,較今年大幅減少8.5萬新生嬰兒,令人怵目驚心。

第四,65歲以上老年人口則急速增加。因國人平均壽命延長而增加,今年我國有378萬名老人,國發會以中推估分析,2025年老年人口成長至469萬人,2040年增加至670萬人,2050年更達到746萬人高峰。

之後,因老年人口大增,死亡率也增加,2070年則預估老年人口有658萬人,較今年增加280萬人、或74%。

簡言之,未來65歲以上人口占總人口比率逐年快速攀升,國發會推估將由2020年的16%上升至2070年的41.6%,亦即10人當中,就有4名超過65歲以上老人。而且,此4名老人中,有1名是85歲以上之超高齡老人。

國發會並指出,更要留意的是,自2043年開始,預估至少長達23年時間,65歲以上的老年人口均維持在700萬人以上之規模,未來大量高齡照護需求,以及社會保險給付費用,須妥為規畫因應。

第五,青壯年人口漸少、而且負擔加重。國發會以中推估分析,我國15至64歲青壯年人口,又稱為「工作年齡人口」,已於2015年達到1,737萬人高峰,之後逐年下降,2020年有1,683萬人青壯人口,預估2040減少至1,424萬人,2070年減少只剩下783萬人,較今年減少900 萬人、或53.3%。

老年人大增,致青壯年負擔加重。國發會預估,2040年老年人口占比將突破三成,青壯年人口則跌破六成。我國扶老比(老年人口占15至64歲人口之比率)由2020年的22.5%,快速爬升至2040年的50.5%、2070年的84%。

也就是說,在今年,每4.5個青壯年要扶養一個老人;到2040年,則是2個年壯年扶養一個老人。在2050年,1.5名青壯年肩上就要揹一個老人,到2070年,每1.2位青壯年即需負擔一位老人。

一個國家之青壯年人口,不僅要維持生產力和經濟成長,拚命養活自己外,還要繳稅以供應老年人口長照、勞健保等社會保險之龐大負擔。台灣人口結構快速老化,可預見青壯年人口社會負擔之大。

第六,我國不只人口結構高齡化,連工作人口也呈高齡化,代表著未來勞動力也會高齡化。

若將15至64歲青壯年人口,進一步區可分為「15至29歲」、「30至44歲」、「45至64歲」三個階段。國發會指出,早自2007年起,45至64歲,已成為我國主要工作年齡層。而且,情況會愈來愈明顯。

國發會最新推估指出,今(2020)年45至64歲占工作年齡人口比率為42.1%,達到709萬人;2040年比率將上升至51.4%,約683萬人,到時候,每2個工作年齡人口,就有一位是45至64歲。

國發會表示,未來我國工作年齡人口將呈現年齡層較低者占比下降,年齡層較年長者占比上升之趨勢,勞動力將更趨高齡化。

我國工作年齡人口持續下降,是否會衝擊我國勞動力之供應?國發會官員解釋,勞動力定義為15歲以上具有勞動參與意願的民間人口,也就是說,65歲以上人口若有勞動意願,亦可成為勞動力。換言之,為補足勞動力,未來65歲以上老人持續工作、延後退休,將會成為常態。

為鼓勵雇主僱用高齡者的《中高齡者及高齡者就業促進法》,原訂今年5月1日上路,因新冠肺炎疫情衝擊,就業市場緊縮,勞動部當時評估,若貿然實施恐達不到預期效果,因此決定延後實施。而今,國內景氣對策信號已連續2個月亮出綠燈,經濟成長率也上修,因此勞動部已在上月底經函報行政院,建議明年初上路實施,將由政院做最後決定。

勞動部表示,《中高齡者及高齡者就業促進法》旨在明文禁止因年齡因素歧視中高齡者及高齡者,保障中高齡者及高齡者勞動權益,並透過各項措施促進就業,排除就業障礙,以建構友善就業環境。

該法明訂多項鼓勵僱主聘用高齡者之措施,包括:雇主可與65歲以上的高齡勞工簽定期契約;若雇主續用30%達法定退休資格的65歲以上勞工,且不低於原薪續聘6個月以上,雇主在前6個月可獲每人每月1.3萬元的雇用獎助,第7到18個月則可獲得1.5萬元補助。

國發會主委龔明鑫表示,因應臺灣嚴峻人口變遷,行政院已多管齊下,由提升生育率、提升勞動生產力及勞動參與率、建構共融自主的高齡社會等三大面向著手。除落實「我國少子女化對策計畫」,提高育兒津貼,並從青年就業、婚配、住宅等多面向著手,並強化育才與攬才,建構共融自主的高齡社會,以確保臺灣經濟動能與社會穩定發展。


編輯室報告

封面故事—夯網購

業務特寫

專題報導

糖情Outlook

專欄

資訊補給站

繽紛生活

  • 買東西
  • 找據點
  • 會員區
  • 住台糖
  • fb分享
回到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