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專欄-公共論糖—台糖興建生技材料廠,讓廢棄物變得更有價值


2月號 2021 Feb
專欄-公共論糖—台糖興建生技材料廠,讓廢棄物變得更有價值

文/生技事業部


台糖公司投資興建牡蠣殼回收加工製成蚵殼粉的「生技材料廠」已於109年11月30日取得台南市政府核發之工廠登記證,台糖生物科技事業部除繼續拜訪國內主要飼料業者爭取合作商機外,並已掌握業者所需之產品規範,俾以開拓蚵殼粉市場,為事業部挹注營收。


值此「生技材料廠」正式商業營運之際略述此一投資案的核心價值:


一、轉化農漁業廢棄物為有用資源,實現循環經濟

臺灣西部沿海地區隨處可見棄置的牡蠣殼,造成的環境污染問題相當嚴重,政府雖然已在各地設置廢棄牡蠣殼公有堆置場,並逐年編列預算進行維護與管理,但仍無法完全解決牡蠣殼過剩的問題。依據行政院農委會統計資料,107年國內廢棄牡蠣殼約為12餘萬公噸,經扣除損耗率2成,仍有近10萬公噸牡蠣殼可供進行蚵殼粉生產。廢棄牡蠣殼已由廢棄物轉化為有用的綠礦資源,回收業者聽聞台糖公司即將興建牡蠣殼生技材料廠,即已預先收集牡蠣殼集中堆置管理,目前已看不到牡蠣殼有隨意棄置的情形,當地居民的生活品質也獲得改善。


二、協助國內碳酸鈣產業升級

國內生產碳酸鈣(CaCO3)原料產業中幾近99%來自於開山挖礦鍛燒石灰石研磨而來,其中重質碳酸鈣(GCC)為25.8萬公噸、輕質碳酸鈣(PCC)為3.6萬公噸,另進口量為1.1萬公噸,合計國內每年碳酸鈣總需求數量為30萬公噸。牡蠣殼生技材料廠以廢棄牡蠣殼為原料,經高溫鍛燒、細碎後,每年生產4萬公噸碳酸鈣,可取代傳統挖山燒石或進口白石燒礦,解決天然資源短缺和浪費問題,並降低碳旅程與碳足跡。


三、高值化的多元運用
參照行政院環境保護署103年擬定之「農業廢棄物管理策略」報告中,敘及新增牡蠣殼應用管道:由農委會評估研究牡蠣殼應用於工程應用(如再生粒料)之可行性,同時將相關資料提供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協助辦理,其評估具可行性後,於「農業事業廢棄物再利用種類及管理方式」法規中配合修正,將再利用種類編號7、廢棄牡蠣殼之用途及再利用機構資格,新增再利用方式,以提供不同之再利用去處,擴大後端再利用通路。
另外,牡蠣殼除可作為育蚵苗栽培介質、手工藝術品或飼料、肥料之原料外,國內外亦有將牡蠣殼應用於海洋、沿岸作為人工漁礁,創造魚群生物群聚多樣性,以及替代傳統水泥防波堤,保護海岸線侵蝕等應用管道。


四、具體實現循環經濟理念與樹立產業創新典範
目前水試所、學界等研究單位已有相關研究報告探討牡蠣殼碳酸鈣如何提升價值鏈,惟迄今苦無基礎產業來發揚光大,所以台糖公司投資設廠進入此項產業,即是要以「創新引領者」角色將此循環資源產業帶往更健康的領域發展,第一階段先建1座符合法規的基本原料生技材料廠;第二階段再邁入加工萃取與純化技術發展,利用牡蠣碳酸鈣粉製成食品級(食品添加物)、藥品或醫療化粧品等級碳酸鈣原料,以成為國內、外產能與技術領先的典範,真正落實企業社會責任,營造永續產業。


五、進口替代,補足因疫情致原料短鏈與斷鏈之苦

今年國內因COVID-19疫情的緣故,基本原料進口白石或挖山取礦製造氧化鈣(CaO)、碳酸鈣(CaCo3)等民生基本原料都極為缺乏,適逢本建廠案投產,可補足缺料、短鏈、斷鏈之苦,而成為國家六大新產業的民生基礎策略產業之一,又符合綠色環保生態、生產、生活的三生型產業,未來可永續經營發展。


台糖公司為配合國家施政計畫產業創新,積極推動5+2策略產業中的「循環經濟」,斥資1.7億元興建「生技材料廠」,將廢棄牡蠣殼化廢棄物為綠礦資源,替代挖山燒石或進口白石燒礦,每年計畫收購5萬公噸廢棄牡蠣殼,生產4萬公噸碳酸鈣,除解決天然資源短缺問題外,同時改善住居環境、增加蚵農收益、創造就業機會和促進地方經濟發展,這將是世界首座最大合規取證的牡蠣殼生技材料廠,更是牡蠣養殖產業創新加值的推手。


編輯室報告

封面故事

業務特寫

專題報導

專欄

資訊補給站

繽紛生活

  • 買東西
  • 找據點
  • 會員區
  • 住台糖
  • fb分享
回到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