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繽紛生活-紛亂的線條交織而成的平靜— 看「塩田千春:顫動的靈魂」展


10月號 2021 Oct
繽紛生活-紛亂的線條交織而成的平靜— 看「塩田千春:顫動的靈魂」展

文/ 露西

幾年前收到朋友傳來的日本藝術家塩田千春在東京森美術館展出的《顫動的靈魂》展覽照片,那鮮紅色的線條交織而成的空間,包覆著幾艘被紅線纏繞的船,當下內心非常震撼,想著有機會一定要感受站在一整片紅色線條下的心情。因此去年塩田千春將到臺灣開展

的消息釋出後,便滿心期待著。不過因為新冠肺炎疫情肆虐的關係,全世界的美術館都暫時關閉,本來以為臺北場次也會取消,還好國內防疫做得不錯,日本策展方同意照常舉行,盼望了許久的「塩田千春:顫動的靈魂」展覽,終於在國內新冠肺炎疫情較為穩定後,重新於臺北市立美術館開放預約參觀。

此次展覽可說是塩田千春迄今最大規模的個展,集結20 多年來的創作精華,從早期創作直到近期,除了代表性的大型裝置之外,還有雕塑、行為藝術錄像、攝影、素描,以及她為舞台劇所設計的相關圖稿等等,展出作品共計一百多件,完整呈現這位以絲線編織營造視覺衝擊聞名的,國際重量級藝術家的創作歷程。

展覽由入口處的《去向何方?》拉開序幕。走道懸掛了密密麻麻的黑線,一艘艘由白線編織組裝而成的船隱身其中,彷彿告訴觀眾即將進入塩田千春的世界,或是自己的內心世界,而開放式的空間也讓觀眾有「到底要去向何方?」的感受。在進入展場後便正式展開藝術家的創作之路:從小時候的圖畫、到澳洲做交換學生時遇到瓶頸的最後一幅油畫(塩田千春原本是油畫科,後來才轉作立體創作)、心境轉換時期的行為藝術影像紀錄,一直到作為主要創作媒介的絲線立體裝置作品;展場中也播放藝術家的創作紀錄片,讓觀眾更深入了解作品背後的創作緣由及所要傳達的意念。

循著動線走進第一個大型裝置《不確定的旅程》,當時就是這個作品的照片震撼了我,如今終於實現親臨現場感受被紅色包圍的心靈衝擊。北美館挑高方正的空間布滿了錯綜複雜的紅色毛線,不同角落的區塊從上而下纏繞連結地上幾艘隨處放置的金屬船框,結構亂中有序;眼底盡是紅色如火焰般跳動的紛亂,但置身久了卻有一種溫柔的寧靜感,一股從心底升起的莫名的力量。

塩田千春的大型立體作品是隨著空間大小決定尺寸,每次展覽結束後就會全部拆掉,到達新的展場後再跟工作團隊花一個月以上的時間重新編織。也許是過程中所頃注的龐大意志與毅力,進入塩田千春編織的空間便能感受到那股無形的能量。

從紅色的不確定轉入黑色的《靜默中》,作者小時候的經歷轉化為黑色的立體線條畫面:被火焚燒過的焦黑鋼琴及座椅、黑色皮繩糾結串起童年那場火災之後的恐懼記憶,觀眾感受到的除了那千絲萬縷如災難現場般的不安,在一片黑色的沉靜中,內心的恐懼似乎也被釋放出來並同時得到療癒。

《存在的狀態》雖然不是這次展覽的重點作品,但卻深深吸引我。這件作品利用紅線在三個不同造型的金屬框架上編織出不同的樣態,左邊的框架下方破了一個大缺口,中間的稍微密實些,右邊則是更密實的狀態。我在這個作品前面佇立許久,同行的朋友上前問我說:「這是你的存在的狀態嗎?」我愣了一下,接著跟他討論起是要從左邊看過來還是從右邊看過去?這有點像人生的選擇,從左邊到右邊就像從殘缺不全一直到豐富完整,反之則是從完整狀態一路走向殘缺。我想起《小國王十二月》這本書,書中小國王的世界裡,人從一出生就是成人的狀態,而且已經會很多事,然後隨著時間流逝一天天變小一天天忘記一些事,直到最後生命的終點停留在童年。我很喜歡塩田這個作品,讓我的想像得以延伸,儘管她想表達的是身心支離破碎的無力狀態,跟我體認到的完全不同。

看完展覽後,我跟朋友決定走路到附近的餐廳吃印度菜。路上熱烈地討論著塩田千春藉由絲線交織所要呈現的生命內在經歷與人之間的關係。其實我們在觀展限制的時間內重複看了兩遍,但這兩遍的心情好像又有點不同變化。日本藝評家中原佑介的一段評論說得好:「塩田千春的作品很像颱風,周圍銳利、不斷被往內拉扯,中心卻始終保持寧靜(calm)。」真的,走進現場才能明白那種感覺,如同走進鮮紅如血或純黑絕望的風暴中,一開始被瘋狂炸到紛亂而失序,但隨著置身其中越久,內心的衝擊被緩緩撫平,取而代之的是逐漸升起的平靜。

塩田千春《不確定的旅程》

編輯室報告

封面故事

專欄

專題報導

糖情outlook

業務特寫

資訊補給站

繽紛生活

  • 買東西
  • 找據點
  • 會員區
  • 住台糖
  • fb分享
回到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