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繽紛生活-


1月號 2022 Jan
繽紛生活-

文/ 徐元直

揮別2021 年,迎接2022 年,通膨成為全球關注議題。為因應通膨,世界各國接力升息。全球最大消費市場美國亦存在巨大通膨壓力,美國聯準會(Fed)已宣告將減少購債、然後完全停止購債,最後考慮升息,而外界從點陣圖來看,預期2022 年Fed 有可能升息三碼,2022 年3 月Fed 將停止購債,緊接著最快6 月升息。

元大寶華綜合經濟研究院董事長暨院長梁國源表示,經濟合作發展組織(OECD)及國際貨幣基金(IMF)最新經濟預測,對全球經濟成長率之預測沒有大修,但對通膨都出現大幅修正,通膨儼然成為大議題。國際間對通膨討論,也從最早「供應鏈出現瓶頸、通膨會不會回來?」到「通膨是短暫性?還是持續?」,到現在則普遍認為通膨會持續一段時間。

梁國源表示,全球2022 年經濟成長仍相當不錯,但要擔憂通膨問題,各國的貨幣政策也因通膨而轉向,預期經濟和利率走向將會影響2022 年資本市場。

他分析,自疫情爆發後,美國採行高壓經濟,強力採行貨幣政策或是財政政策,以全面支持經濟復甦,美國國民可支配所得增加,流動性提高,購買力也提高,但卻發生供應鏈瓶頸,「簡單講,就是太多購買力追求太少貨品,導致物價上漲,工資蠢蠢欲動」。

他進一步指出,美國Fed 預測核心PCE 逐季向上修正,且拉升速度非常快,但預期2022年通膨會回降,主要是隨著塞港、供應鏈問題獲得解決後,Fed寄望2022 年貨品類物價下跌幅度高於服務類。惟要注意,疫情可能有很多變種,都會使得經濟樣貌全然改變。

焦點轉回到臺灣,近三年經濟成長率交出好成績。依主計總處的統計與估計,臺灣2020年經濟成長率分別達3.36%,為已開發國家第一;2021 年預估經濟成長率6.09%,創下2011年以來、近11 年新高紀錄。「臺灣經濟成長已擺脫保一、保二窘境,近年看到3%、甚至6%,令人驚艷。」台經院長張建一說。

臺灣經濟成長率創高,張建一表示,主要是近年我投資占GDP 比重持續攀高,挹注成長動能。過去一段時間,我國投資占GDP比重一直呈現下降走勢,投資占比低導致經濟動能往下掉,像是2008年全球金融海嘯,臺灣陷入低度成長,投資占比往上走,預估今年投資占GDP比重達26%,超過日本,除非發生重大事件,投資臺灣趨勢持續向上。他強調,「未來幾年臺灣經濟成長不必擔心」。

主計總處預測,今年經濟成長率將突破6%,為6.09%,較2021年8月預測值上修0.21個百分點。主計總處副主計長蔡鴻坤指出,近年我國經濟成長率表現佳,主要是拜過去幾年進行民間投資之賜,這期民間投資就會帶動下一期出口,使經濟持續維持榮景。

蔡鴻坤並指出,若觀察各產業附加價值率,亦即每100元營業額所創造的GDP,製造業2020年附加價值率達32.28%,創歷年新高紀錄。這也代表著近年來臺灣高毛利製造業積極在台擴廠投資的成果。

主計總處預測我國2022年經濟成長率為4.15%,蔡鴻坤形容,景氣持續擴張,且內需和外需均衡發展,各部門都上修,民間投資更是推升近年經濟成長率上修的主力。

他分析,2021年第4季民間投資實質成長18.2%,較原預測上修7.8個百分點。併計2021年前三季後,全年成長高達18.88%,亦較原預測上修6.99個百分點,更創下2011年以來最大成長態勢。2022年擴增產態勢延續,惟基數較高,預測成長2.52%。

主計總處綜合統計處長蔡鈺泰說,前一波民間投資大潮是落在2010年,該年民間投資成長率達27.34%,主要先前因全球金融海嘯,民間投資低迷,基期偏低,致2010年民間投資暴增。但這一波民間投資成長力道不歇,2020年民間投資成長4.53%,在此基期上,2021年仍繼續成長18.88%,反映投資力道強勁。

在外需方面,主計總處指出,全球疫情漸獲控制,經濟活動逐步回復正常,5G、車用電子、高效能運算、物聯網等新興應用需求暢旺,國內半導體廠與臺商回流產能擴增,帶動出口,預測2022年商品出口達4,721億美元,年增6.14%。

至於民間消費,蔡鴻坤表示,儘管有振興五倍券挹注,但因疫情仍維持二級警戒,國人自律,2021年第4季民間消費力道不如預期,僅成長3.62%;2022年隨著民間企業調薪,加上基期偏低,民間消費力道將上揚,預測民間消費成長5.36%。

儘管臺灣經濟成長表現亮眼,通膨陰影罩頂。國內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率持續飆高,主計總處公布2021年11月CPI年增2.84%,是今年第六度突破2%警戒線,並創今創下近八年十個月新高紀錄,顯示國內物價上漲壓力大。

主計總處在2021年11月底召開國民所得統計評審會,亦大幅上修2021年全年CPI年增率為1.98%,為近13年最大漲幅,並預測2022年CPI上漲1.61%。

根據主計總處統計及預測,國內CPI年增率自2021年第2季起至2022年第1季,依序為2.12%、2.29%、2.77%及2.32%,換言之,將連續4季超過2%警戒線,主計總處副主計長蔡鴻坤說,今年第4季是物價上漲壓力最高的時間點。

主計總處表示,2021年國際原油及農工原料價格上揚,加上供應鏈受阻,推升漲價壓力,預測2021年全年躉售物價(WPI)年增率為9.2%,為我國二次石油危機、1980年以來最大漲幅;更較原預測值大幅上修1.2個百分點。隨著廠商反映成本壓力,主計總處上修2021年全年CPI年增率為1.98%,創下2009年以來新高,亦較原預測值上修0.24個百分點。

在2021年基期已高情況下,主計總處更預測2022年WPI及CPI年增率分別為0.2%及1.61%,較原預測值分別大幅上修1.72、0.72個百分點。蔡鴻坤坦言,「上修幅度不小」。

蔡鴻坤分析,通膨是全球共同面對,未來通膨走勢,取決於油價及農工原料價格、以及供應鏈瓶頸能否解決。各國認為今年供應鏈會漸獲改善,但這仍有雜音,如中國大陸堅持疫情清零,將影響人員流動;美國碼頭工人將與資方談判,以及東南亞國家可能會因疫情再次關閉生產線等。

他指出,根據美國能源總署(EIA)及世界銀行預測,國際原油及農工原料價格的高點皆是在2021年第4季,2022年之後,一季會比一季低;因此,預期今年通膨壓力會應會減緩。

蔡鴻坤進一步指出,各界之所以擔心通膨,主要是擔憂薪資成長率追不上物價成長率,所幸我國2021年前三季薪資成長率大於通膨;2022年基本工資調升,公務人員調薪4%,2021年前3季上市櫃公司稅後淨利成長一倍,2022年民間企業加薪更普遍,薪資上漲幅度也會比2021年高出很多。

蔡鴻坤指出,美國10月CPI上漲6.2%,歐盟上漲4.6%,相較之下,國內物價上漲尚屬溫和,近年國內經濟成長率表現比歐美國家佳,物價溫和上漲,薪資調幅亦大於通膨,「這是健康、良性循環」。

中華經濟研究院長張傳章分析,對美國來說,2022年既要打通膨又要維持經濟成長;在台灣,通膨也逐漸增溫,但觀察CPI成分,11月商品類物價上漲4.57%,服務類物價上漲1.36%;國內商品類價格上漲,主要是進口輸入型物價上漲所致,包括原油及大宗物資,只要供應鏈瓶頸能獲得紓緩,國內物價也會緩解。

他進一步指出,惟要注意,聯合國糧食農業組織食物類價格指數已從2021年年初的110,上漲到11月的135,因此國內餐飲價格調升中,行政院雖然採行調降關稅、貨物稅,但食物類價格,包括黃小玉等大宗物資漲勢能否抑制。

張傳章並分析,2022年基本工資調升,公教人員調薪,以及民間各行各業都會調薪,儘管調薪與物價未必是正向關係,但各行業勞動成本不一樣,若產品有差異性,成本可以轉嫁到售價;最後究竟會不會導致工資及物價同時上漲現象,則要視產業結構,尚無法一概而論。

編輯室報告

封面故事-動物森友在台糖

專欄

糖情outlook

業務特寫

專題報導

資訊補給站

繽紛生活

  • 買東西
  • 找據點
  • 會員區
  • 住台糖
  • fb分享
回到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