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圖/ 畜殖事業部 陳央玫
台糖公司於107 年成立的「台糖農畜學院」,其設立初衷是配合政府的「5+2」產業創新政策,尤其是推動新農業理念,透過加強農業安全體系、行銷能力提升及農業新典範的建立,來促進臺灣農畜產業的發展。農畜學院的核心目標在於培育專業農畜產業人才,並建立合作平台與經營模式,以促進農業發展的活力與創新。農畜學院內部設有畜牧系與農經系,提供學員多樣化且實用的農業知識與技能,並重視理論與實務的結合,除了講授基礎理論外,更強調操作實務,以幫助學員在進入職場後能立即應用所學,發揮其專業技能。
農畜學院自成立以來,每年辦理1 至2 次的養豬訓練課程,累計培訓人數達344 人。這些課程的招生對象涵蓋青農、農業職校學生、大專院校暑期實習生、待業青年以及台糖公司承攬商派駐的勞工。這樣的多元招生管道,讓來自不同背景的學員有機會接觸專業的養豬訓練,也為產業輸送了新血。養豬基礎訓練課程為期六週,包含理論課程與為期四週的豬場實習。課程設計涵蓋豬隻「飼養管理、飼料營養、育種、生物安全、團隊合作、生產成本管理、循環經濟、廢水處理及動物福祉」等方面,這樣的全方位知識結構,能幫助學員在理論與實務上都具備足夠的認識,應對養豬產業中的多種挑戰。在授課師資方面,台糖公司不僅邀請了國內多所大專院校的專業講師,也引入了養豬產業內具有豐富經驗的從業前輩,為學員提供實務經驗的分享。這樣的師資組合不僅能夠傳授學科知識,還能讓學員了解產業中的實際運作情況。
實習課程部分,安排學員至台糖公司畜殖事業部所轄的豬場進行實地操作,實習內容包括採精、配種、測孕、仔豬及母豬的照護等日常工作,由經驗豐富的實習助教進行指導,確保學員能夠在實際操作中掌握所需技能。透過實習課程,學員可以全面理解豬場的整體運作,從日常的飼養管理到繁殖與生物安全等細節,為未來的職業生涯奠定紮實的基礎。
除了理論與實習,農畜學院還規劃了實地參訪,以增強學員對產業的理解。例如,前往東海豐農業循環園區參訪,透過園區的現代化豬場展示,了解如何將畜牧、綠能、資源再生利用與環境教育結合,並參與園區安排的環境教育課程,學習豬隻生產與循環經濟的相關知識。這些參訪不僅讓學員深入理解現代化豬場的運作模式,還能拓展其對循環經濟的概念,此外,亦安排至屠宰分切場的參訪課程,搭配屠宰與肉品加工等課程,讓學員對整個養豬產業鏈有更完整的認識,從養殖到加工,學員能夠親身體驗豬肉生產的每個環節,了解產業的細節與運作邏輯。
為了提升課程的實用性,台糖公司在每次課程結束後,會收集學員的反饋,並據此進行課程調整。這種依據學員需求進行的課程改進,確保學員所學內容更符合產業的實際需求。目前,已有部分學員在課程結束後,成功媒合至養豬場工作,也期許透過多元化及專業的培訓課程,吸引更多年輕農民了解養豬產業、增強就業技能、進入養豬產業的意願,共同提升臺灣產豬產業發展與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