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封面故事-食早起.吃早餐-《透早款早頓》海外工作的早餐煮食日常


4月號 2025 Apr
封面故事-食早起.吃早餐-《透早款早頓》海外工作的早餐煮食日常

文、圖/ Steven Hsu

在海外分公司工作的日子,與臺灣的便利截然不同。巷口沒有 7-11,更別提走幾分鐘就能找到早餐店。就算開車外出,能選擇的也大多是西式速食店或星巴克,難以滿足對中式早餐的渴望。

此外,國外外食成本相對較高,尤其是在美國和加拿大。除非選擇外帶,大多數內用餐廳幾乎都需支付小費。疫情過後,通膨影響使小費標準水漲船高,現在動輒 15 ~ 18%,進一間早餐店隨便就得花上新台幣 300 ~ 500 元,對長期駐外的我而言,確實是一筆不小的開銷。因此,我逐漸養成了自製早餐的習慣,既能節省預算,也能享受更多樣化的搭配選擇。

相較於在臺灣超市購物,國外的食材價格其實相對親民。熟悉當地生活後,不一定得特地跑華人超市,也能找到不少新鮮又有趣的食材,例如包子甘藍或花椰菜心。這些食材搭配全麥吐司或烤馬鈴薯,就是一份營養又健康的早餐。

假日時若想睡到自然醒,也可以輕鬆準備一份豐盛早午餐,選擇更加多元。想吃得豪華些,就煎塊牛排,配上最近在臺灣也很受歡迎的櫛瓜,再加顆半熟蛋與白飯,飽足感十足。如果擔心吃得太豐盛,飯後還能規劃一趟小旅行,找個分公司附近沒走過的步道賞景兼健身,讓一頓大餐不那麼「罪惡」。若想清爽一點,也可以簡單煎塊去骨雞腿排, 搭配一盤沙拉,就是一份蛋白質充足又清爽的蔬食餐。

神奇的煮蛋神器

另一個我愛上的早餐選擇是水煮蛋,簡單又營養。在某次訪歐期間,我發現了一款「煮蛋神器」,當蛋的熟度不同,這個小工具便會發出不同的音樂提示,讓我不再需要計時也能輕鬆煮出完美糖心蛋,輕鬆搞定早餐。

在國外工作的日子,吃早餐不再是走進便利商店或走進巷口小店如此方便,需要多一點計劃與準備。然而,這段經歷讓我學會了更多料理技巧,並從中找到樂趣。不論是西式鬆餅配咖啡,還是臺式的蛋餅配米漿,自己動手做早餐,不僅省錢,也讓每一天的開始更加美好。

超市裡垂手可得的蔬菜,例如:包子甘藍、花椰菜及馬鈴薯等
超市裡垂手可得的蔬菜,例如:包子甘藍、花椰菜及馬鈴薯等

編輯室報告

封面故事-食早起.吃早餐

糖情Outlook

專題報導

資訊補給站

專欄

業務特寫

繽紛生活

  • 買東西
  • 找據點
  • 會員區
  • 住台糖
  • fb分享
回到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