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專題報導-老東西真生命系列(4)老屋、木工與府城:專訪黃森全老師傅


2月號 2019 Feb
專題報導-老東西真生命系列(4)老屋、木工與府城:專訪黃森全老師傅
黃森全老師傅個性十分開朗活潑
文/秘書處 張軒豪  圖/陳建龍
 
近日為了總管理處第五會議室的搬遷,秘書處事務組找了文書組旁的閒置日式老屋加以大力翻修整理,以求老資產活化與閒置空間利用的目的,由於老屋以木構為多,於是事務組請了經驗老道的木工師傅黃森全來施做。
 
黃森全老師傅承接過本公司台北辦公室、原第五會議室木桌的業務,如今再請他來翻修整理新的第五會議室,可見其功力。
 
黃森全是台南新市人,民國37年生,13歲當木工學徒,按傳統需跟著師傅見習3年6個月才能「畢業」。談起這段見習的過程據黃森全表示,當年家貧,因此被送到台南市建國路(今台南市民權路一段)附近的傢俱行學做木工,「那時候因為吃住師傅家裏,所以一個月給15塊元;直到3年6個月期滿後,才給薪資,一個月就有1800元,我那時候拿錢回家,父親非常高興!」黃森全說。
 
在3年6個月的見習過程中,黃森全表示,一開始是不會做的,只能呆呆站在旁邊看師傅做;到了第3年4個月,師傅會叫你開始獨當一面,做自己的作品,至第3年6個月,就可以開始上工。「我會做很多傢俱,如書櫃、衣櫥、佛桌,.可惜後來生意不好,我改做裝潢,生意才比較好。」黃森全繼續說明他改做裝潢的原因,「以前台南市建國路(今台南市民權路一段)開傢俱行的很多,簡直是傢俱街,不曉得為什麼後來變成佛具街。」
 
翻開台南市民權路的發展史,並無有傢俱街相關描述,但找到佛具街形成的原因以及民權路有「臺灣第一條街道」之稱的緣由。
 
據《臺南學》電子報第206期的描述,在荷據時期,荷蘭人在今天民權路二段的地方建立了「普羅民遮街」,形塑了第一條有規劃的歐式街道,開啓了府城的商業繁華,更成了當時商業發展重心。
 
當時的「普羅民遮街」除了是商業發展重心外,更具有貨運轉運港的功能,臺灣本島所產的稻米、蔗糖、鹿皮、鹿䀯、鹿角皆集貨於此,再渡過台江內海到安平港,輸往中國大陸、日本等地;而從中國大陸、南洋來的絲織品、陶瓷、藥材、香料等,也經此轉運各地。後經明、清兩代的發展,以此為中心又拓展出附近12條有產業集中特色街,如做針街、鞋街、帽街、草花街、打銀街、箍桶街、竹仔街、做燈街等,直至日治時期,將商業重心轉往今天台南市中正路一帶,這裏才開始褪色。至於民權路會變成佛具街,則是在民國65年「金佛軒」開業後,開始有陸續有同業及相關行業進駐而焉形成。
 
由於民權路的佛具街是民國65年才慢慢形成,這也才難怪民國37年出生黃森全沒有佛具街的記憶,而是小時候傢俱街的記憶;而黃森全的說法,就補足在佛具街形成之前,台南市民權路發展史的短暫空白,這算是意外的驚喜。
 
在訪問黃森全的過程中,看著他刨、削、釘、鋸木料修整一扇窗,深覺有一種內蘊的美,他告訴我們說,這些都是利用本公司舊料做成的,還不忘稱讚我們秘書處事務組在保存舊料上很細心。
 
看著黃師傅專注的神情與道地的功夫,不禁想起以書寫自己家鄉鹿港聞名的部落客王麒愷在其所著的文章〈濱海木鎮:從街尾木工師傅的日常生活一探鹿港的近代產業史〉所提及的台灣木工產業現況:
 
1990年代以後,隨著國內環境意識的抬頭(臺灣頒布山林的全面禁伐令),以及對岸中國製造業的崛起,台灣的木工產業陸續面臨嚴重的打擊,此時此刻,木工製造業正式成為了「傳統」產業。
 
傳統木工業的沒落儘管是受到時代經濟結構的牽動,但是對於每位從事木工業的老師傅而言,他們對於要不要繼續給下一代「做工」?往往也是這個家族型產業沒落與否的關鍵。
 
對71歲的黃森全老師傅而言,沒有傳承上的問題,他的兒子與孫子同他一起工作,後繼有人。他樂觀地告訴我們說,現在做這份工是做好玩、開心的,有人叫,就來做,「一天有兩、三千塊,怎麼會差?我會做到不能做為止。」他笑著回答。
 
「天下萬物都有定期,凡事都有定時。」《聖經》〈傳道書3〉如是說。
 
是的,萬物有時,無論地方市街的發展、產業的興衰都有它的定期,若我們仍秉持著「敬物惜福」的精神與台糖獨有的「惜情文化」,我想,對於老屋、老物與老技藝的生命延續上都會有我們一點點的貢獻與裨益。
 
 
參考資料:王麒愷,〈濱海木鎮:從街尾木工師傅的日常生活一探鹿港的近代產業史〉:https://vocus.cc/voice-of-a-kai/5a1210c2eceaed97b4024888
 

封面故事

編輯室報告

業務特寫

專題報導

專欄

繽紛生活

  • 買東西
  • 找據點
  • 會員區
  • 住台糖
  • fb分享
回到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