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封面故事—小誌,很有事-糖訊溫故史(1947—2021):雜誌封面話糖史


5月號 2021 May
封面故事—小誌,很有事-糖訊溫故史(1947—2021):雜誌封面話糖史

文/編輯部


早期(民國30至50年代):

綜觀台糖通訊封面的演變,就是臺灣印刷技術及設計風格演進的時代縮影。從30年代的單色印刷,到40、50年的套色印刷、特殊色印刷,演變至今的彩色印刷、數位印刷等。就風格美學而言,早期手繪插圖線條質樸,90年代因電腦合成技術成熟,演變成豐富繽紛的圖像設計。近幾年手感插畫風格興起,通訊也開始嘗試一系列的手繪風。從封面到內頁,我們不斷地追求創新與突破,這是台糖歷代通訊編輯群有志一同的共識。  

中期(民國60至80年代):

民國60年的台糖通訊在圖像的表現上更臻用心,以插畫繪圖的方式展現業務特色,且配合畫面還會加入特殊色的金銀版印刷。民國62年的手繪封面,其技法風格豐富多樣。 

民國60年台糖已經開始有農漁牧的養殖業務。封面有魚、牛等圖像出現。(民國63年) 這本難得一見在封面上印上銀色特殊色,象徵著工業時代的來臨。(民國63年)

民國70年國內印刷開始蓬勃發展,電子分色技術也逐漸普及,因此封面開始以彩色照片為主,此風格一直延續到80年後期。刊名的設計也從原本的右至左讀「訊通糖台」,改為現今較常見的左至右讀「台糖通訊」。

近代(民國90至107年):

民國90年,由於電腦合成技術的發展,照片的融合及文字特效成為普遍的設計風格。人物攝影圖庫在設計圈中普遍被運用。當時公司初轉型為多角化經營,商品及休憩據點的推廣占了通訊內容相當大的篇幅,因此封面也頗具有商業調性。

民國100年至107年,封面設計企圖在商業與藝文氣息的表現上取得一個平衡感,讓畫面多了溫暖的調性,甚至也曾有過讓刊名破格呈現的特殊設計手法。

從民國107年開始,糖訊為了讓讀者有更舒適的閱讀體驗,從原本的16開本增大為A4大小,字體也隨之放大,當視線在字裡行間跳動時,能短暫獲得留白的歇息。封面修改了慣用了10多年的紅色刊名,修飾掉繁複的設計元素,封面手感插畫更讓台糖通訊增添當代文藝氣息。

 

編輯室報告

封面故事—小誌,很有事

業務特寫

糖情Outlook

專欄

資訊補給站

繽紛生活

  • 買東西
  • 找據點
  • 會員區
  • 住台糖
  • fb分享
回到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