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編輯室報告-編輯室報告—季夏來糖廠聽老樹說故事


8月號 2021 Aug
編輯室報告-編輯室報告—季夏來糖廠聽老樹說故事

文/編輯部

您喜歡聽故事嗎?奮鬥的故事可以讓人得到鼓勵的正能量、歡樂的故事有娛樂我們的功能、奇幻的故事可打開我們的眼界,滿足好奇心、真實的歷史故事則有認識對方或認識自己,從而省思而得到啓示,並提出行動。

這是故事迷人的地方。

本期封面故事為「必訪糖廠老樹,有著迷人的故事」;在說糖廠老樹故事之前,先來說說臺灣新式糖廠設立的故事。

臺灣新式糖廠建立,主因為1895甲午戰爭後,日本內部經濟不佳,而且每年還要花大錢金援軍方對付臺灣武裝抗日同胞與臺灣總督府各項費用,因而引起臺灣第三任總督乃木希典的不滿,提出「臺灣賣卻論」,主張以一億日圓賣給法國,解決日本經濟與財政問題。

「臺灣賣卻論」在日本政府內部爭議不斷,但最後在時任日軍參謀本部參謀兒玉源太郎的堅持下,臺灣終究沒賣給法國,然而與此同時,日本政府也削減金援臺灣總督府400萬日圓,而如何營造一個財政獨立而不依靠母國援助且又能落實「工業日本,農業臺灣」殖民政策,成為後來第四任臺灣總督兒玉源太郎的難題。

最後,兒玉在與許多專家討論後,確立臺灣應以糖業為發展的主要方向,同時啓用民政局局長後藤新平與採納農學家新渡戶稻造(臺灣糖業之父,名著《武士道》的作者)的《糖業改良意見書》,推出《糖業獎勵規則》,吸引日本財團與臺灣大地主投資糖業。

1901年,日本官方與三井集團合資成立「臺灣製糖株式會社」並於高雄橋頭成立新式製糖工場「橋仔頭製糖所」,鈴木藤三郎(日本糖業之父)擔任首任社長,從此臺灣糖業進入工業化、現代化的時代;靠著新式糖業,不僅臺灣財政獨立,也達成日本「工業日本,農業臺灣」的殖民目標,而日本遺留的糖業基礎,也成為臺灣光復後至1960年中期糖金歲月的主要關鍵。

說臺灣新式糖業的源起,主要是為本期封面故事「必訪糖廠老樹,有著迷人的故事」提供背景說明,糖廠老樹自日治時期至今也有百年,它們是大時代流轉的見證者,也是小人物悲歡離合記憶的代表物。

您喜歡聽故事嗎?故事很迷人,迷人的故事更迷人。

糖廠老樹有著迷人的故事,值此季夏,等您前來聆聽!


編輯室報告

封面故事—必訪糖廠老樹,有著迷人的故事

業務特寫

糖情Outlook

專欄

專題報導

資訊補給站

繽紛生活

  • 買東西
  • 找據點
  • 會員區
  • 住台糖
  • fb分享
回到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