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圖/花東區處 土地開發課
台東糖廠由台東製糖株式會社於1913年出資建造,後因產業變遷、經濟作物興起及運輸成本增加等因素,於1996年停止製糖產業。後續隨著古蹟、歷史建物與閒置資產再利用風潮的興起,廠區相關建物得以活化再利用。2004年12月於董鍾棣廠長指示下,將閒置之砂糖倉庫(建於1931年)簡易整修後,改為「東糖文物館」以收納糖業文物,並於2006年4月22日正式揭牌開幕。目前館內展出製糖機具、檢驗器具、行政用具等文物,以及蔗園開發、整地、種蔗、甘蔗採收、運輸、製糖流程等歷史照片。
其中具代表性的文物機具—「甘蔗拖排」實體展示在文物館的前方。在1960年代,富源農場位於臺東海岸山脈最南端,是台東糖廠唯一位於山坡地的農場。此區域的地形陡峭,鐵軌無法鋪設,卡車也無法進入甘蔗田進行運輸,甘蔗運輸非常困難,後經先人集思廣益才有甘蔗拖排的產生,主要採用拖排載運料甘蔗,經由牛隻拉運的方式,將甘蔗集中於產業道路旁或農場較為平坦處,再由動力卡車接運至製糖工場壓榨。甘蔗拖排類似日本北海道的「小樽馬橇」,由於當地雪季長達半年,過去因積雪嚴重讓車輪易陷於積雪中,故當地研發出小樽馬橇(形似雪橇板之組合,可用於運輸魚產上)。
目前東糖文物館除定期展示糖業文物外,每年固定舉辦一次「特展」,主題為通過田野調查重新詮釋糖業文化的史料。以2022年特展為例,展示了1910年至1970年戰後臺東平原和縱谷的土地拓墾、聚落發展、交通建設均與台東糖廠之密切關係。2023年特展展示了臺東平原移民村—旭村和美和村的田野調查,並通過繪本方式描繪出1925至1930年間,台東糖廠成為當地交通樞紐、移民村和農場發展。2024年特展元素將重新規劃,並將糖廠的歷史地理推廣到校園中,讓學生們可以更實際了解糖業歷史,將文物館與教育結合,達到文化傳承的意義。
地址:臺東市中興路二段191號
電話:(089)227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