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資訊補給站-突破天際 ! 低軌衛星如何引爆全球網路覆蓋的轉變


11月號 2024 Nov
資訊補給站-突破天際 ! 低軌衛星如何引爆全球網路覆蓋的轉變

文、圖/ 資訊處 郭彥松

衛星通訊的必要性與低軌道衛星的出現你是否在登山時收不到訊號?或是在海洋上旅遊時無法分享眼前的美景呢?這是因為無線網路並非無所不在。行動網路或 Wi-Fi其實依賴地面基地台的訊號,一旦超出範圍,便會失去服務。假如只是一下子不使用網路,那倒也還好;但若在這段時間有非常需要上網的需求,那該怎麼辦?這時,衛星網路的服務便成為一種必要。

不同於地面基地台,衛星網路不受地理位置的限制,無論你身處偏遠的山區或是孤島,只要能夠抬頭仰望群星,就能連接到衛星網路,享受穩定的數據傳輸。這意味著你不再受到地形或距離的限制,無論何時何地,都能保持聯繫,分享你的旅程與體驗。低軌道衛星的優勢與應用我們時常在電影中看到的衛星電話,其服務指的都是傳統的高軌衛星(GEOsatellites), 這些衛星運行在距地表約36,000 公里的高度,主要用於穩定地覆蓋特定區域,並提供連續的通信服務,適合用於廣播、電視和固定通信。然而,隨著科技的進步和人們對高速數據傳輸需求的增長,低軌衛星(LEO satellites)應運而生,運行高度僅在距地表約500 到2,000 公里。由於其更接近地球,低軌衛星能提供更低的延遲和更快的數據傳輸速度,這不僅提升了通信效率,還推動了物聯網、全自動駕駛等新興技術的發展,為全球通信帶來了重大的技術突破和便利。

衛星在科技進化中的角色

隨著B5G(Beyond 5G) 和未來6G 技術的推廣,物聯網(IoT)和全自動駕駛等應用的需求日益增加。對於B5G 和6G 技術而言,網絡的延遲率和覆蓋範圍都是至關重要的指標。傳統衛星因為運行在高軌道,信號傳輸的延遲通常會在幾百毫秒,這對於需要即時反應的應用,都是一個巨大的挑戰。相比之下,低軌衛星的延遲率通常在20 到30 毫秒之間,這使得它們在某些應用上更具優勢。例如,在自動駕駛領域,車輛需要實時接收周圍環境的數據,低延遲的網絡能確保車輛快速做出反應,從而提高行駛安全性。此外,低軌衛星也能支援物聯網設備的數據傳輸,這些設備通常需要在各種地理環境中保持連接,低軌衛星的覆蓋範圍使得這一需求變得可行。

首當其衝—臺灣所面臨的網路脆弱性

然而,臺灣在低軌衛星技術的發展上也面臨了一些急迫的挑戰。臺灣地處於亞太地區,與周邊國家距離較近,對外海底電纜是臺灣與世界其他地方進行數據傳輸的重要通道,可以說是我們對外網路的唯一依靠。若未來發生戰爭,敵人封鎖台灣通訊、挾持或破壞海底電纜,臺灣將瞬間成為資訊孤島。

過去幾年中,臺灣的海底電纜常常因鄰國的抽砂船或底拖網的破壞而喪失功能,這讓我國的網路連接變得無比脆弱,甚至地震等天災也都可能造成電纜斷裂。例如,2006 年恆春地震造成多條海底電纜中斷,影響東亞區的網際網路和國際電話服務,聯合國國際減災策略署(ISDR)主任布里斯諾更認定此地震損害海底電纜為現代新型態災難。在這種情況下,低軌衛星能夠提供有效的備援方案,確保在危機時刻依然能保持網路連接,有效提升我國網路的韌性。

展望未來

雖然低軌衛星技術仍在起步階段,且目前的衛星覆蓋率尚不理想,但科技的進步從不會停滯。隨著各國不斷發射衛星,數量每年以指數增長的速度上升,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我們就可以體驗到「舉頭三尺有衛星」的網路服務。希望在未來的發展中,我們能夠抓住這一機遇,成為低軌衛星技術的先行者,積極迎接科技新時代的挑戰與機遇。

編輯室報告

封面故事—糖金耀臺南

專題報導

業務特寫

專欄

資訊補給站

繽紛生活

  • 買東西
  • 找據點
  • 會員區
  • 住台糖
  • fb分享
回到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