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繽紛生活-打卡時事:電價漲聲響起!經濟部調漲工業電價 12.5% 民生用電維持凍漲


11月號 2024 Nov
繽紛生活-打卡時事:電價漲聲響起!經濟部調漲工業電價 12.5% 民生用電維持凍漲

文/ 徐元直

經濟部已於今(2024)年9 月30 日召開電價費率審議會,拍板工業電價自10 月16 日起調漲,平均調幅為12.5%。並且依各產業「用電量」、「產值」(或銷售額)等指標衡調幅,其中半導體及資料中心(IDC)調升14%,約有67 類產業調升7%;另考量穩定物價,食品加工、攤販集中市場、量販店、超市及超商凍漲。

逾50 萬產業用戶受影響,台電虧損為主要原因

這波電價調漲,一開始就排除住宅及小商家,亦即民生電價凍漲,只鎖定產業用電戶。這是三年內,經濟部第四度調漲工業電價,預估這波有逾50 萬產業用戶受影響。經濟部表示,這波工業電價調升後,我工業電價由目前平均每度3.81 元,來到4.29 元已超過台電目前發電成本平均每度3.9 元,仍低於我國主要出口競爭國家南韓2024 年上半年4.65 元。

經濟部表示,這次住宅、小商店約1,452 萬戶(占95.2%)累進電價各級距不調整,未調足部分由政府編列預算撥補。農漁、學校(幼兒園至大學)及社福團體漲幅部分,由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循年度預算程序編列支應。

政府補貼未到位,電價差距持續擴大

因政院2024 年編列千億元追加預算要撥補給台電,但現卡在立法院。對此,經濟部常務次長連錦漳在會後記者會上表示,尊重立法院。若千億元撥補能獲立法院通過,將用來彌補台電在民生用電凍漲的虧損。台電總經理王耀庭表示,近三年台電補貼民生電價已有2300 多億元,一年平均要虧800 億元。

自2022 年至今,國內工業電價已經歷四波調升,平均工業電價由2021 年平均每度2.58元一路調升至4.29 元。若和2021 年相較,累計漲幅為66%。而且與住宅電價差距持續擴大。這波工業電價調整後,民生電價仍維持在每度2.77 元,與工業電價價差達逾1.5 元。

兼顧民生與產業,調漲電價依兩大原則經濟部常務次長連錦漳在會後記者會表示,目前台電公司每賣1 度電就虧損0.4 元,須逐步透過電價合理反映,以使台電公司持續開發建設及穩定供電。在合理反映成本前提下,這次調價有兩大原則,一為照顧民生及穩定物價,二為兼顧產業競爭力,審議會在充分討論下,決議民生用電不調整。產業用電部分,則落實使用者付費,並維持產業國際競爭力,調整產業電價12.5%。

台電副總蔡志孟表示,物價影響分有直接及間接影響。因這次民生電價凍漲,只調產業電價,且部分內需與食品加工產業也凍漲,因此間接影響全年物價0.151 個百分點,因是自今年10 月16 日起漲,對今年CPI 年的影響更縮小至0.03 個百分點。

連錦漳表示,台電提出平均調升14% 方案,但委員們認為,不應齊頭式漲,須考量個別產業狀況,因此除了「用電量」之外,又加了「產值」(製造業)及「銷售額」(非製造業)等衡量指標,所以有部分產業減半調、或者凍漲。

審議會決議,第一,考量民生內需產業與國內物價關係密切,如食品(含加工及零售)、攤販集中市場、量販店、超商及超市等,也就是民生內需產業,電價凍漲。

第二,在製造業方面,審議會認為,產業電價調幅可再分類考量,務實反映產業復甦情形,因此決議產業用電成長者,例如半導體、IDC 等,電價適用最高調幅14%。

至於「用電衰退5%以上、且產值(銷售額)衰退15% 以上者」,亦維持凍漲。至於用電衰退逾5% 以上、或產值(銷售額)衰退15%以上者,只要擇一符合,就減半調幅為7%,以緩和電價調整對產業影響。

物價影響有限,產業分類細緻

在這波電價漲中,根據台電公布,有18個行業將凍漲,包括肉類、水產、蔬果加工及保藏業、動植物油脂製造業、乳品製造業、碾榖磨粉及澱粉製品製造業、動物飼品製造業、其他食品製造業、食品飲料及菸草製品批發業及零售業、攤販集中市場、量販店、超商及超市、自行車及其零件製造業、船舶及浮動設施製造業、資料儲存媒體製造業等。

至於調升7%,台電原本公告有68 個行業,包括汽機車零件製造業、塑橡膠製品製造業、成衣、菸草、皮革、紙漿等製造業、航空運輸業、電信業、控股業、期貨業、基金管理業、法律及會計服務業等。


編輯室報告

封面故事—糖金耀臺南

專題報導

業務特寫

專欄

資訊補給站

繽紛生活

  • 買東西
  • 找據點
  • 會員區
  • 住台糖
  • fb分享
回到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