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封面故事—美援時代的台糖五廠紀事-新營副產加工廠—美援創造的台糖酵母帝國傳奇


5月號 2025 May
封面故事—美援時代的台糖五廠紀事-新營副產加工廠—美援創造的台糖酵母帝國傳奇

文/編輯部、圖/台糖研究所

民國49年(1960年)以後,健素與健素糖統一由新營副產加工場出產

戰後的台糖公司在恢復生產方面,主要有幾項工作,一是修復二戰期間被美軍轟炸摧毀的糖廠,恢復製糖功能、二是修復與整合各糖廠間糖業鐵道的交通與運輸功能、三是恢復蔗作達到可以量產規模、四是與蔗農簽訂分糖辦法,提高蔗農種蔗意願、五是配合政府政策,推動經濟及其他各項建設。

就在這段國家全面復甦的過程中,台糖公司一方面執行政策目標,另一方面也開始接受美援資金與技術的注入,由此開啟了企業轉型與成長的新篇章。

在這樣的背景下,一座代表美援與台糖結合成果的指標性工廠應運而生—新營副產加工廠,日後成為全球最大規模的酵母生產基地。在進一步介紹這座工廠之前,我們不妨先將目光拉遠,簡要回顧美援進入臺灣的歷史背景與其深遠影響。

建立東亞反共圍堵陣線 美援來了!

民國39年(1950年)6月,韓戰爆發後,美國所主導反共圍堵陣線必須在東亞建立鞏固的防線,臺灣的戰略地位在美國的心目中因此提升,所以韓戰一爆發,美國立刻主動對臺灣提供衣食物資,以協助臺灣因局勢演變而增加的經濟負擔。

民國40年(1951年)6月起,美國開始對臺灣提供經濟與軍事援助,至民國54年(1965年)6月止,15年間,總共提供臺灣將近15億美元的援助,平均每年約為1億美元。 具體而言,美援到達金額約占民國40年(1951年)到民國49年(民國1960年)臺灣進口金額的40%, 占同一時期臺灣投資毛額的38%,也占當時臺灣國民生產毛額的6%.。臺灣將其應用在各項經濟建設上,逐漸使得經濟情況獲得復甦,而得以自給自足進而向外拓展,成為接受美援國家的典範之一,此外,美援也強化了國府在臺的統治實力。

受限於戰後政府財源不足,無論公營事業、民營事業,乃至政府重大建設皆仰賴美援的支持,使美援成為經濟社會建設的的主要資金來源。

台糖深受美援影響 新營副產加工廠是代表

就公營事業而言,接受美援貸款的主要公營事業在1950年代,以台電、台肥、台糖為主,1960年代,台電、中油則取代台肥和台糖。整體而言美援總經費66.7%用於公營事業,在提供資金與技術上,有極大的幫助。

在台糖方面,像是新營酵母工廠、彰化蔗板工廠、台東鳳梨工場、新竹副產加工廠(後來與美方合資共同成立氰胺公司,也是「歐羅肥」的發源地)、鑿井隊的成立,皆有受到美援資金與技術的協助。民國46年1月26日(1957年1月26日),台糖公司最大規模的副產加工廠的新營酵母工廠,正式舉行開工典禮,它是台糖公司發展副產事業中第一次接受美援而設立的大規模工廠,也是當年我國進步工業中的新興工業。

新營副產加工廠開工後,每日可產酵母40噸,是世界規模最大的酵母工廠,該廠以酵母製造蛋白質飼料,每年可產蛋白質飼料24,000噸,則可取代臺灣進口大豆餅33,000噸,按現時臺灣進口品價格折算,約值美金430萬元,此項飼料工業的生產,除能節省一筆寶貴的外匯,並為臺灣的農村的畜牧事業,創立了新的發展途徑。

新營副產加工廠除了生產酵母飼料外,1960年以後,健素與健素糖也統一由新營副產加工場出產。主要是因為美援讓廠房設備更新,所以多了人可以吃的食品加工生產線,在新穎設備下生產的健素與健素糖,不僅產量增加在品質上也更加有保障。

戰後物質缺乏,酵母粉成營養來源

說起健素糖的發明,其主要背景在於戰後的臺灣,民眾大多從事農業,收入較低,只有過年才吃得到肉,嚴重缺乏營養。政府在思考如何讓人民獲得營養的時候,發現德國人在戰爭期間會利用酒精工廠中的酵母補充營養,於是台糖公司配合政府政策,開始研究如何利用酵母幫助國人。

酵母,也就是酵母菌,要讓酵母良好發酵,就必須有好的原料。剛好在製糖過程中會產生一種副產品叫做「糖蜜」,這種黑色黏稠、帶有苦味的物質,正好可以作為培養酵母菌的優秀原料。

在台糖公司不斷努力下,第一個斬獲便是育種出高產量的酵母,接著逐步推出粉末、壓錠等形式的酵母製品,也就是所謂的「健素」,經過養豬場、員工、軍營、台糖附屬教育機構等地的試驗,確認其營養價值後,政府也加入大力推廣的行列。

健素糖是特殊時代的產物 承載著許多人的共同記憶

健素糖是臺灣在特定時代背景下產生的特殊產物,反映了當時社會的經濟狀況、營養需求和食品安全意識。對許多五、六年級生而言,健素糖是童年難忘的滋味,也代表著一個時代的共同記憶,雖然後來因為食安問題和市場因素而停產,但它特殊的滋味和代表的時代意義,仍舊留存在許多人的記憶中。

新營副產加工廠:美援下的台糖奇蹟

新營副產加工廠的建立,是美援時期臺灣經濟建設的重要縮影。這座曾為世界規模最大的酵母工廠,不只是產業的成就,更是台糖公司在美援資金與技術支援下脫胎換骨、轉型升級的見證。透過酵母的應用,新營廠成功串連起農業、畜牧業與食品加工體系,不僅降低了對進口酵母的依賴,節省了寶貴的外匯支出,更為臺灣建立起自主生產的技術根基。

這段歷史提醒我們,當國家與企業具備明確的方向,並結合外來資源與內部實力,便能在困境中開創新局。面對今日瞬息萬變的全球市場,我們更需汲取過往經驗,深化國際合作,強化技術整合,讓每一座工廠、每一項產業,都能在世界舞台上開花結果。

參考資料:

1、 維基百科. (n.d.). 健素糖. https://zh.wikipedia.org/zh-tw/%E5%81%A5%E7%B4%A0%E7%B3%96

2、台糖公司. (n.d.). 健素打片機. https://www.taisugar.com.tw/chinese/CP2.aspx?n=12779

3、台糖生技事業部. (2014, 9月). 健素糖復產無可能,日後不排除推出類似酒精擦產品. 台糖通訊. https://www.taisugar.com.tw/Monthly/CPN.aspx?ms=1386......

4、楊婉君. (2014, 9月). 期待重新擦亮招牌上市的健素糖. 台糖通訊. https://www.taisugar.com.tw/Monthly/CPN.aspx?ms=1386......

5、台糖通訊編輯部. (2014, 9月). 歷久不衰!健素糖為台糖同仁心中復產商品第一名. 台糖通訊. https://www.taisugar.com.tw/Monthly/CPN.aspx?ms=1386......

6、劉宜叡. (2018). 五六年級生的回憶 回不去的健素糖. 食力foodNEX. https://www.foodnext.net/issue/paper/5111105711

7、黃振中, 陳右晏, & 徐慧茹. (2018). 你有聽過健素糖嗎?—保健食品鼻祖. 在 台糖股份有限公司研究所 (編), 糖業足跡精選圖錄 (頁114-125). 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

8、林黛嫚. (2021, 4月). 健素糖的滋味. 台糖通訊. https://www.taisugar.com.tw/Monthly/CPN.aspx?ms=1467......

9、中央通訊社. (2019). 臺糖副產加工廠新營酵母工廠開工. 遷臺黃金十年(1949-1960). https://cnaphoto.culture.tw/....../HstoricalGallery/119556

10、中央通訊社. (2019). 台美合作回憶 美援物資抵台. 遷臺黃金十年(1949-1960). https://cnaphoto.culture.tw/....../HistoricalStory/123221

11、李筱峰, & 薛化元. (2019). 美援與戰後台灣經濟發展. 在 典藏台灣史(七)戰後台灣史 (頁104-110). 玉山社.

12、李筱峰. (2024). 美援來了. 在 台灣史100+10件大事(下)戰後篇 (頁56-58). 玉山社.

13、王韶君. (2024). 改善國民營養年代的補給品:健素糖. 報時光. https://time.udn.com/udntime/story/122387/4955900

 https://vocus.cc/article/67049d8efd89780001a3a839




編輯室報告

封面故事—美援時代的台糖五廠紀事

專題報導

資訊補給站

專欄

業務特寫

繽紛生活

  • 買東西
  • 找據點
  • 會員區
  • 住台糖
  • fb分享
回到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