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封面故事-虎尾糖業文物館 文物影像述說糖業發展史


5月號 2018 May
封面故事-虎尾糖業文物館 文物影像述說糖業發展史
虎糖文物館文物展示陳列

文/陳曉麟,圖/洪子捷

台糖雲嘉區處虎尾糖業文物館於民國86年虎尾糖廠是臺灣唯二的製糖工場戶外教學示範手動式警報器成立,初期由有興趣的同仁蒐集文物展示,即深獲學術機構與社區等單位肯定,本區處鑑於糖業文物館的展示,有建立與地方良好互動之功能,於民國95年擴大規劃製糖參訪動線,將糖業文物館遷移至製糖工場建教生宿舍,重新裝潢整修各項展場,現以「台糖虎尾糖業文物館」全新風貌展示各項文物,期許藉由糖業文化的展現,讓民眾瞭解臺灣糖業歷史文化。
 
虎尾糖業文物館展示項目有視聽播放與文物展示導覽解說兩部分,就各項展示內容說明如下:
 
視聽播放

 本館設有視聽播放室,播放影片介紹虎尾糖廠製糖過程、310甘蔗育種成功對臺灣糖業重大影響等,讓參訪者對臺灣糖業發展有初步認識。
 
 
文物展示導覽解說
 
 第二部分為文物展示導覽,以糖業年譜文字敘述介紹糖業事跡,影像呈現以老相片說故事,講解臺灣早期糖業影像及虎尾糖廠糖業文物展示介紹等3項目,由專人導覽解說:

糖業年譜
 
 由專人為訪客介紹臺灣糖業的發展歷史。據歷史,從荷據到明鄭時期,臺灣糖業的生產方式完全以獸力為主;直至1901年,日本的臺灣製糖株式會社在高雄橋頭設立一天可壓榨原料甘蔗200公噸的新式機械製糖工場,臺灣的糖業才開始進入高效率、大規模的生產時期;而日本企業大量來台設立糖廠,則歸於總督府將糖業作為發展臺灣的經濟基礎及明確的獎勵措施所致。 民國34年國民政府接收臺灣後,經清查發現日本人遺留在臺灣的糖廠有40餘座,是一個資產相當大的產業。國民政府認為歷經戰爭亟需龐大財力建設的臺灣,必須依賴糖業生產獲取財源,因而決定於民國35年在上海成立「台灣糖業股份公司」,依當時的背景,台糖公司成立的主要目的就是要將糖外銷到國外為國家賺取外匯,以挹注臺灣各項始草創到現今發展的事跡,讓遊客體認臺灣糖業歷史的感受。
 
老相片說故事
 
 為訪客講解時,先從糖廍的老相片開始講起,再一路帶到虎尾糖廠的興建對地方的影響。在糖廍時期,牛扮演著重要的角色,無論是利用牛轉動石轆取蔗汁或載運甘蔗,牛是主要的動力。此時期的照片有糖部外觀、煮汁取糖的作業情形、載運甘蔗的牛車以及老牛帶壯牛同力拖車等有趣畫面。

 日治時期,虎尾糖廠於1907年建廠,建廠後一年,產量居全台之冠,成為當時東洋第一大糖廠,更使虎尾有「糖都」之稱,成為臺灣糖廠文化的重鎮。當解說虎糖建廠對虎尾的重要性時,會比較過去農村景像與現在樓房林立的都市景觀,極大的差異對比來突顯虎尾地區若無當年的虎尾糖廠,就沒有今天虎尾市街的發展,使訪客留下深刻的印象。
 
糖業文物展示
 
 本項糖業文物以虎尾糖廠日據時期至近期所保存之文物展示,由專人一一導覽解說電話交換機、農器具、公學校桌椅、五分輕便車、西螺大橋告示牌、防空警報器、分糖棧單及手搖計算機等歷史使用背景,讓訪客能更加回顧過往的點點滴滴。

 

封面故事

編輯室報告

專題報導

糖情outlook

專欄

繽紛生活

業務特寫

資訊補給站

  • 買東西
  • 找據點
  • 會員區
  • 住台糖
  • fb分享
回到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