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專題報導-高雄駁二發光發亮:從窳陋倉庫到創意舞台,談台糖駁二倉庫的蛻變


7月號 2013 Jul
專題報導-高雄駁二發光發亮:從窳陋倉庫到創意舞台,談台糖駁二倉庫的蛻變

台糖駁二倉庫

引言

遠眺辦公室的窗外,萬頭鑽動、人聲鼎沸,時晴時雨的五月天,絲毫影響不了民眾的熱情;大勇路底隨風翻轉的鮮紅螺旋地標,遠遠的就吸引了鹽埕埔捷運站外人潮的目光,這是「駁二藝術特區」舉辦藝術活動時的盛景。未曾來過的人絕對難以想像,這些記憶中原屬風燭殘年的港邊窳陋倉庫、高雄市最早的發跡地,曾幾何時,已搖身一變,再次成為舊港區繁華的新據點。

未來,這整個「駁二」的周邊,在市府政策支持下,將成為高雄市重要的文化創意舞台。身為大房東的我們,經歷了駁二的興衰與重生,也見證了重生後的倉庫轉變如此美麗。

駁二的前世今生

「駁二」其實是高雄港第二接駁碼頭的簡稱,「駁二藝術特區」即是利用位於碼頭周邊的舊倉庫群予以活化再利用的創意園區,主體為公司所有的C1~C5倉庫及分佈其間的廣場,目前屬高雄區處資產轄管。這些倉庫群前身多是日據時期興建存放待運出口的魚粉及砂糖所用。台灣光復後,部份倉庫由台糖接收,成為砂糖出口的前進基地,不僅為當時的台灣賺進可觀外匯,衍生的商業活動也間接帶動鹽埕區的發展。

可惜,好景不常,1970年代國際糖價暴跌後,進而影響製糖業的生存,駁二碼頭旁的倉庫群也因此逐漸沒落。眼看這些走過半世紀的倉庫日益凋零,不是變成五金拆船業的避風港,就是當地民眾眼中的發展之瘤,斑駁的外牆伴著刺耳的敲擊聲,港邊寒風下的倉庫,讓人更覺淒涼。不過,就在一次國慶煙火地點尋覓事件,市府及藝術工作者點燃了舊倉庫的變革之火,並在公司共同努力下,造就了現在倉庫群浴火重生之姿。2002年,以倉庫群空間為舞台的「駁二藝術特區」正式為開放,並重啟了舊倉庫的歷史新頁。

相較於過去的簡陋破舊,重生後的倉庫群外觀並沒有太多絢麗妝扮,原有的魚粉味不見了,但卻仍留住那濃濃的日式簡約美感;總體呈現的,則是略帶脂粉的清新以及兼具滄桑的“不完美”;至於隨處散佈於倉庫身上的抽象圖騰,則是象徵倉庫身世的註記。這恰似不變的背後,已被悄然改變的,是群眾對於倉庫的情感──由疏遠而變成親近。文化動能的挹注及空間的改造,讓倉庫空間又有了新生命。如今,到此一遊的旅客除能同感倉庫那份特殊的氛圍外,更多了一分藝文氣息的薰陶。昔日港邊的盛景又再次重現,但這次倉庫裡裝的,不再是糖和魚粉,也不再是生硬的金屬,而是民眾滿滿的熱情與讚嘆。

去年,駁二藝術特區參觀人潮已創下230萬人次的新高紀錄,這成果令人欣羨,但算來也是歷經十數年努力的成果。從藝術家駐村、藝術市集到現在的常民美學空間,從開始的免費到現在售票,駁二藝術特區不僅已遠離經營的青澀,並開創出自我風格。

美麗背後的沉重代價

當然,這亮眼成果的背後所必須付出的代價也相當可觀。截至目前為止,駁二藝術特區已花費了新台幣3億元以上的硬體建設經費,這還不包括策劃設計、藝術及音樂活動等文化盛事每年約數佰萬台幣的經常性活動支出,更遑論固定的人力、維護及租金費用了。從上述的數字中也不難理解,為何諸如此類的大型閒置空間經營,目前仍多由公部門主導經營的原因了。因為除了令人咋舌的硬體投資門檻外,後續的展覽策劃、招商引資能否順利,更是永續營運的配套要件。必須承認這類空間改造範疇的確是公司較不熟悉、也難以掌握的最大變數,可作為我們在規劃廠區開發時之殷鑑,因為這是亮麗的背後,經營者無可迴避的沉重,也必須承擔的風險。

因此,若單純以收益角度看待類似倉庫空間的經營,是很難有機會讓這些空間找到好的出路;但美麗卻也不會憑空出現。因此,諸如此類的空間活化案例,往往須要結合更宏觀的策略運用,倘若具有文化創意群聚的條件,又有公部門願意挹注經費,並可能在後續爭取案地周邊土地都計彈性調整平衡利損,也許就可跳脫單純收益的思考模式,而從長遠的區域發展角度,投入閒置資產活化的工作。而一旦閒置資產被成功活化後所帶動的地價利得、消費增加、環境提昇及就業增加等外溢效應(spillover effect),更能將活化的效益發揚光大回饋於地主及民眾。

期盼更多的美麗再現

其實類似駁二倉庫的空間活化總是充滿無限可能,但未必每一處都能受到青睞。對公司而言,活化的工作既然是龐大的人力及經費的投入,且宥於法規及公司經營的現實,現階段應思索在既有模式中尋求突破,換言之,當下可以努力的是替這些受關愛的空間,於機會來臨時打開合作之窗,增進公部門或非營利組織協助投入改造的誘因。

例如,針對此類營利不易的空間管理,可研擬更彈性的計租方法,建議可用近似「以工代賑」的概念,在整建期內提供完全免租金條件,將租金間接轉換為業主的必須支付的「設計費」、「施工費」,減低投入者初期成本支出;而公司則換取整建設計的參與權,要求較對公司有利的環境設計品質,達到吸引資源投入資產活化工作,又兼具維持景觀品質水準的雙贏局面,進而延續倉庫的生命並增加土地收益及景觀價值。同時,嘗試在難得的歷史建物或閒置空間改造工作中,爭取更多參與的機會。例如參加倉庫規劃設計的討論、學習工程預算的控制及現場施工的觀摩,從中學習創意發想,磨練活化實務經驗,厚植閒置空間活化的創意,進而反饋於我們自己的糖廠規劃經營。倘能藉此能把公司的閒置空間轉化為生活空間,與民眾間的隔閡不在了,環境品質也因此獲得改善,最後正向的提昇人文素養,自然也就消弭了空間閒置、治安困擾及管理維護的難題。最重要的,也凸顯了公司肩負的社會責任,及活化這些具代表性的糖業文化遺產。

文末,不免也希望有朝一日,台糖能有媲美於日本小樽運河、德國魯爾工業區般聞名國際的觀光景點出現,在類似活化再生的案例中由配角躍升為主角,扭轉外界只處分土地的刻板印象。駁二,在台糖公司與市府共同的努力下有了今日的榮景;而區處、市府在閒置資產活化想法上的扞格雖不曾消失,但值得欣慰的,是彼此都已瞭解到唯有跳脫本位主義的緊箍、秉持互惠的合作,才是務實啟動閒置空間活化的關鍵;也正因為這合作之窗已被開啟,『駁二藝術特區』的藝文網絡正迅速開展。假以時日,經由倚附公司所屬的大義、蓬萊舊倉庫群而更形顯著的「大駁二區」文創氛圍,亦將成為填滿鹽埕倉庫群內涵的新色彩。期待更多諸如「駁二」般的美麗能不斷於城市裡出現,讓公司的文化資產活化成為城市內璀璨的明珠。有機會也來「駁二」逛逛吧!體驗他的獨特,感受他的美好,看見過去窳陋的倉庫蛻變的如此美麗,真好!

編輯室報告—開車酒駕與立法院打架

封面故事—FUN暑假,去旅行

特別企劃—認識工作圈

業務特寫

專題報導

專欄

繽紛生活

資訊補給站

  • 買東西
  • 找據點
  • 會員區
  • 住台糖
  • fb分享
回到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