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專題報導-仁德糖廠從建廠、發展至停止製糖、變更用途繼續造福桑梓之轉型


5月號 2015 May
專題報導-仁德糖廠從建廠、發展至停止製糖、變更用途繼續造福桑梓之轉型
文/陳文樹
 
仁德、車路墘的所在位置,和因為地理環境所形成的種蔗、製糖背景
 
現已停止製糖業務的仁德糖廠,其所在地之台南仁德早昔係名為「塗庫庄」(亦稱土庫,「塗庫」原意是指以泥土塗布於竹編框架上而砌造,俾農家賴以儲存稻穀的簡易倉儲器物),並因地勢平坦、雨水充足,物產豐饒、人口滋聚,乃逐漸發展為城鎮規模。由於全台灣以「土庫」為名的大小地方多不勝數(如雲林縣內,當今便有一土庫鎮),後於清末在一位應聘至當地任教的民塾夫子,率先倡議並經庄民響應下,遂將「塗庫庄」易名為仁德庄,以示遵循孔孟之學,發揚仁義道德。日治時代中期的1920年,執政當局於推動「市政改造」計畫時,將既有的仁德庄編入為台南州新豐郡,該時新豐郡所管轄之範圍尚涵蓋現行的歸仁、關廟、龍崎、永康以及台南市安南區的安順地方,十分遼闊。
 
迄台灣光復後,將仁德劃設為台南縣之下的仁德鄉,俟民國99年12月25日台南縣市合併為直轄市,復改制為台南市仁德區。至於仁德糖廠所設址的「車路墘」地方(為現之保安里和田厝里等地,保安之地名係因建有主祀保生大帝的保安宮而取名),乃因交通發達,官府陸續於「田邊乾旱地」(「墘」之原意)修築可供行車的道路而得名,因此糖廠周邊的居民遂常將仁德糖廠稱喚為「車路墘糖廠」(最早成立的糖廠即名為「車路墘製糖所」)。距其不遠處並有一座地形接近於丘陵、遍植樹林,向被視為是糖廠後山的「虎山」,山下則曾闢出包括有部分蔗田之虎山農場,惟因今已停止種蔗以致蔗田又告無存。日治殖民時期,車路墘附近的諸多道路當中,係以「縱貫公路」(台1號道路)和「西部鐵路幹線」最為有名,現今則又有高速公路暨高速鐵路從鄰近地帶通過,且分別在附近設置有交流道和高鐵車站,地方政府並另闢建有多條道路,交通運輸甚便利,確可符應「車路墘」舊稱中「車流如水路成網」的寓意。
 
依據學術界的研究考證,現在的仁德保安、即車路墘一帶,早期曾有眾多的西拉雅平埔族原住民居住於此,後因荷蘭政權佔據台灣期間,殖民政府曾數度從印尼引進蔗苗、牛隻,就近分發予居住於從安平、台南等地,以至於往內陸延伸地區,有意闢地墾荒、種蔗製糖的原住民。不少的原住民則開始從荷人處習取種蔗製糖之法,產糖技術和運用的物品器具亦不斷的改進。因為種蔗和製糖過程皆需仰賴牛隻的獸力,所以必須飼養足夠的牛隻方可成事,畜牧之道遂漸萌興,並因製成之糖是交由盤商居間收購,貨幣鈔證之使用爰漸普及,而擺脫以物易物的原始交易型態。居民生活方式為之丕變,不再盡皆仰賴獵捕以維生,農耕、畜牧和工商社會型態逐步顯現,而現在的車路墘乃是荷人據台時期的行政據點地,各項行政措施自然是以徵收稅款最為首要了。
 
至明鄭統治期間,復於當地擴大農作領域兼植稻作和蔬果,但是蔗作仍然是各種農作物中的主要產項,不少地方紛紛出現以石輪軋出糖汁、再蒸除水分以製成糖分結晶的「糖廍」,而周遭管轄區的行政據點則從「車路墘」改遷至「二層行」地方(因有二層行溪流過,故當地名為二層行,「二層行溪」的西拉雅原住民語為「小溪」之意)。二層行地方為該時萬年縣的縣治所在地(明鄭時期除了於台南建制府城以外,另於府城北邊的「佳里興」和南邊的「二層行」,分別設立有天興縣和萬年縣,並在從台南新營至高雄左營之區域,次第以屯田駐防方式分設兵營)。
 
從以上之歷史容可明瞭早在17世紀之時,當今仁德即因產糖而相當的繁榮和出名。基礎和規模既成,植蔗產糖之營生方式,即便於爾後遭逢政權的更迭遞嬗亦未有變化,清代時於仁德和周旁嘉南平原諸地所產出之糖,還可藉由水運從二層行溪岸之碼頭先載運至安平港,再銷往包括大陸蘇杭地區在內的海外地區去,爰有有「起自台灣二層行,駛往蘇杭十三行」的俗諺以及「北茶南糖,各領風騷」之說。日治期間更因為工業化的製糖,而有更多的產糖量,連鐵路的開闢修造亦因考量運糖之需,而將路線經過現今之保安同時於此設站,進而帶動了工商業的發展。今之仁德境內便於保安、一甲、新田三處各皆設立有工業區,為國內著名企業的奇美實業,轄設的諸多廠區以及由該企業設置的「奇美博物館」,便皆設址於仁德。
 
仁德糖廠從創設、製糖迄停止產糖的轉變經過
 
仁德糖廠在日治時期為台灣製糖株式會社下設的「車路墘製糖所」,係初設於1909年,昔曾由於該製糖所的廠房預定地與行將建造的鐵路車站(今保安車站),有徵地選設上的衝突,後來鐵路部門讓步將待建之車站往北遷移1.5公里,而使車路墘製糖所得以在原之預定地順利興建,當地乃有「糖廠勝車站,鐵路輸廠房」的稗傳說法。製糖工廠是在製糖所向官方登記、立案完妥之翌(1910)年元月鳩工啟建,僅十個月左右便告建竣,倏在同年11月1日完工並經過近約半個月餘的試俥運轉後,於11月19日正式開工榨蔗製糖,斯時的榨蔗能力為每日可榨1,200公噸,旨在生產粗糖。1926年時因為工廠更換設備,使得每天平均可壓榨的甘蔗增至1,800噸,並且改為生產比較精緻之白糖,若因加班趕工則單日最高可達到2,100噸的榨蔗能力。1943年起,基於戰事之緣故,廠內設備又改回生產粗糖。
 
迄台灣光復之後,車路墘製糖所由我國台灣糖業公司接收,時稱車路墘糖廠,由於戰爭期間車路墘糖廠幾乎並未受到轟炸破壞,以致得以迅速恢復生產,並因設於旗山的旗尾糖廠奉示於1946年6月將用以製作方糖的機器,遷移至車路墘糖廠安裝使用,爰使車路墘糖廠得在同年10月開始煉建製成特號砂白與方糖等白糖。嗣後之多年歲月,糖廠經過數次合併、分離和改隸,並伴隨著名稱上之變更,例如在1969年8月即改而隸屬屏東總廠管轄,同時更名為「仁德糖廠」,直至1985年9月仁德糖廠甫直屬於台糖公司。2003年7月1日起,因為大環境所導致經營策略上的調變,我台糖公司遂停閉仁德糖廠的製糖業務,原之製糖業務及原料區歸併至善化糖廠,糖廠原址改由在2004年新設的休閒遊憩事業部接手規劃使用。
 

早期的車路墘糖廠在日治時期擁有佔地極為廣袤,約莫1,800甲、即將近1,746公頃(1甲為0.9699公頃)的自營農場,每公頃的蔗作生產量是台灣所有製糖廠的自營農場當中,僅次於「烏樹林糖廠」自營之後壁林農場者。二次大戰時由於人力、物力上之短缺,以致投入植蔗和得有豐足收成的面積大幅縮減;後於1952~1954年時蔗作復受葉燒病(Leaf Scorch,由一種具孢子囊的孢子所引起,葉片的上表皮會產生深褐色或黑色的胡椒狀斑點)襲染,並有蔗產不足、供料中斷的危機,所幸後來改植新的甘蔗品種,方才回復穩定,甚至擴大栽植用地,而在1960年代的製糖事業鼎盛階段,促成自營農場可供種蔗之面積,達到近乎2,500公頃之廣,生產高峰期單日榨蔗量頻可超逾兩千噸。斯時單是由仁德糖廠所鋪設並據以通行「五分仔」運蔗列車的原料專用線,可分別通行至台南、中洲、阿蓮、埤仔頭、大灣、二甲、大苓、沙汰、沙崙、新埔以及路竹等地方,且其總長已突破一百公里,而可累計至102.5公里左右。

 
惜乎在過了高峰期之後,卻因國際糖價的長年滑落不振,而台灣的勞工薪資又逐年提高,致使製糖產業面臨空前的調變,此係時代潮流之演變所造成的情形,糖產事業勢須亟力轉型俾作妥適應對。仁德糖廠的原料栽作區,因為接近台南市的都會地帶,遂有不少農地在地方政府的徵收下,被釋出作為工業用地、建地乃至於公園用地等(如自2005年9月開始整建的台南都會公園,用地即是原本位於糖廠所擁有的虎山農場內,當地居民大都從虎山國小的後門進入該處新闢之公園),此對事業之體質必有若干程度的損傷,若能妥慎調轉且自行掌握管理,則較能切符事業永續經營之利益。我台糖公司乃繼經濟部於1994年7月制定「工商綜合區開發設置管理辦法」之後,即於仁德糖廠的虎山農場內設置佔地逾10公頃的「台南仁德工商綜合區」,綜合區內又劃設成為購物中心、物流專區和修理服務區三大區,其中的購物中心區即為於2003年12月隆重開幕的「台糖嘉年華購物中心」。
 
在過去猶尚隸屬於台灣製糖株式會社的車路墘製糖所,初告創立建廠的1910年,因為四周仍屬偏僻,距離已呈城市規模的仁德庄尚有數公里之遠,遂由製糖所申請於此地設立一座可供員工子女就近入學的小學。經輾轉送至總督府核准之後,爰在1915年4月成立學校,並經數次的改隸易名,而在日治晚期的1941年時,改名為「豐榮國民學校」。台灣光復後不久,於1946年時由車路墘糖廠報請台糖公司改設並易稱為「台糖第七小學」,後來又曾改制為「虎山代用國民學校」,再之後又因移交予地方政府,而新稱為「虎山國民小學」。2013年時,該座小學竟然與大都係縮減班級的其他小學有別,反而因學生增多而增設一班,不僅榮獲教育部頒獎獎勵,並成為中央暨地方政府咸皆認同的「生態小學」。
 
「十鼓文化園區」的設立與運作
 
仁德糖廠於2003年停止製糖業務後,原有的行政大樓及辦公場址,騰讓予量販事業部、休閒遊憩事業部與台南區處等單位共用。而創建於千禧年、即西元2000年,且近年來聲勢不斷擴張的新興文創團體--「十鼓擊樂團」,則自2005年起承租場內部分閒置場域,樂團並旋即派遣工作人員進駐其間,籌設成為「十鼓文化村」,以作為發揚鼓樂藝術主題的專屬文化園區,同時讓源遠流長、薪傳不絕的鼓樂文化,與民眾的生活深相結合。在此作為的策劃運用下,仁德糖廠乃披覆嶄新風貌,成為環繞台南都會區的文化藝術重鎮之一。
 
十鼓擊樂團成立之宗旨在「傳創本土擊樂,廣納世界文化」,十鼓的「十」字象徵兩支鼓棒的橫直交疊,並寓意匯集十方力量集注於此,積極發揚台灣鼓樂藝術,將「十鼓文化村」肇建為結合鼓術運動、休閒娛樂和自然生態於一體的的台灣首座鼓樂藝術村。業已由廠區重加改造而成的十鼓文化村,係將園區規劃成靜態、動態兩大部分--靜態區有歷史簡介館、世界鼓博館、目蓮救母動畫館、拱月池、十鼓蔬苑和販售紀念品之館室;動態館則有小劇場、水槽劇場、橙橋劇場、擊鼓體驗教室、露營區、兒童遊戲區。
 
整個園區當中並散布有親子草原、森呼吸步道、蓮花池步道,十鼓擊樂團並於不久前斥資建造一條邇來在台灣十分流行的「空中步道」,步道貫串往昔糖廠內用以製成和貯存糖蜜的三大罐體--蒸發罐、結晶罐和貯蜜罐,三大巨罐亦各在經過改造整修後,搖身而變為可供遊憩、休息和讓觀眾啜飲咖啡的罐體造型館室,頗有穿越古今時空之韻味。前述的「世界鼓博館」,收藏有以東亞鼓樂器為主的多種傳統器物,而「擊鼓體驗教室」則備置一、二十面小鼓,可在專業人員的指導下讓民眾在園區內學習和體驗擊鼓樂趣,頗具獨特之意境,而文化村內每天按既定時程展出5場擊樂表演,更可讓入內觀遊的民眾得以忘情賞覽精采無比的節目演出。再者,全台各地只要是留存下來、轉型另用的糖廠區,必皆同步留存有昔時併設的冰品販售部,販賣復古式的「枝仔冰」及多種口味香甜濃郁的冰淇淋等。品嚐可口之冰品不僅可消解熱氣,更可令遊客懷念糖廠所散發於廠區、歷久猶存的風情,使留傳於台灣已有數百年的糖業文化永久的深固於人心。
 
另一方面,廠內完整保存有昔日用以製糖的壓榨機、加熱器、過濾機、沉殿槽、蒸發罐、結晶罐、分蜜機以及乾燥箱等設施,猶如珍貴的工業遺產,特別是宛若仁德糖廠精神標竿、高聳入雲的巨大煙囪,依然直挺屹立,似如長久存在的地標。而過去用以處理蔗渣的大水槽,則在經過十鼓樂團的整葺和改造後,已煥然蛻變成為一座滿栽蓮花的美麗池塘。在十鼓擊樂團亟具創意巧思的規劃下,原之仁德糖廠區妥善保存著糖廠的舊日文化元素,使得廠區成為深蘊藝術文創氣息的古蹟園區。
  

編輯室報告

封面故事—飽覽文物館

業務特寫

專題報導

專欄

繽紛生活

  • 買東西
  • 找據點
  • 會員區
  • 住台糖
  • fb分享
回到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