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高雄區處 吳麗琴
古人云:「民以食為天」,想當然爾身處在地球村的我們,無可避免的只要談到食品安全問題,一定會有不少人都會十分關心,然而近來層出不窮的食安議題,包含基改食品、美牛進口及瘦肉精豬肉等相關問題的衝擊,我們不經在思考,為什麼政府總是在相關課題出現後才會有積極的介入或有相關作為,為什麼在這些重大事件發生前,政府不能為我們把關?又或是哪個環節出了關鍵性的問題?往往是我們更加關心及在意的。
仔細回想近十餘年知名食安事件,2008年的奶粉摻三聚氰胺、2009年的戴奧辛鴨蛋、2011年的起雲劑添加塑化劑、2013年的化製澱粉、橄欖油混油及胖達人事件,2014年的餿水油,每個事件的發生都造成社會大眾的譁然,並且影響了我們對於台灣這個美食王國的信心,但是從事件發生的頻率來看,似乎暗示我們食品安全問題已然變成了一個常態性的問題,而問題的原因又出現在那裡呢?
如同書中提到之食品添加物的「三民主義」,分別是「營利主義」、「消費主義」,以及「開發主義」,而其中「營利主義」簡單來說其實就是指食品生產的廠商為了節省成本,使用了一些客觀上明知道會對人體健康有不良影響的添加物或有爭議性的原料,如化製澱粉,如此不僅能令生產成本大幅下降,所牟取的利潤也就如青雲般的快速上升,然而這個暴利卻是建基於消費者的健康之上。致使現今社會產生了一股奇特的現象,我們每每於廣告中見到打著「遵循古法」及「傳統好味道」或甚至是「天然無添加」的廣告,似乎若有似無的暗示著我們使用真材實料已成為一種消逝的美德,而身為消費者的我們卻渾然不知本身已身陷其中,難道食品製造的過程不該以真材實料下去製作嗎?但是在今天這種本來就應該要遵守的事情卻淪為一種必須要開誠布公說出來的“美德”,實在不禁令人莞爾。
又「消費主義」係指消費者也需要負擔一定份量的責任,因消費者喜歡物美價廉的食品,但卻不願付出相對的代價換取應有的品質,因此就在這個矛盾之間,生產商就有空間去操弄食品,正所謂「一分錢,一分貨」的道理,當你自以為撿到便宜時,殊不知這產品在製造過程中廠商為了迎合消費者,已經偷偷使用了不知多少不利於我們健康的添加物,而這些不該添加的添加物竟是因為我們追求更便宜的心態下所形塑出來的消費環境。
最後一個「開發主義」則是政府面對企業發展與消費者食品安全平衡的問題,往往在政府制定較高的食品生產標準的同時會導致企業的短期成本上升,對於以中小企業型態為主的台灣食品業的確是一項考驗,但世界貿易與食品生產全球化是無可避免的趨勢,開發較先進國家,食品衛生標準自然相對提高,因此如何在企業發展與消費者食品安全中取得平衡,確實是一項難題。
觀諸近年的食品安全問題,說到底還是利益上的問題,然而利益想要靠道德自主管理或是其他非制度性的作法,無異是緣木求魚絕對不可能達到有效的治理,而現今的台灣社會卻總是習慣以專家上媒體掛保證方式來平息風波,這種處理方式對於消費者而言更是於事無補,民眾對於食品安全已越來越重視,希望自己可以安心享受美食,同樣的,政府亦應同時建立更多元的管道與民間的力量共同合作,強化國人對於食品安全的信任。
這也讓我回想起頂新黑心油事件,當初事件爆發之後,社會大眾十分擔憂,紛紛想問哪些油是有問題的,而哪些油是安全的,這期間政府提出了「食安八措施」企圖挽回民眾信心,民間業者更是出示各種檢驗資料來證明自家油品符合食品衛生的標準,雖然有些專家強調說吃的量不要太多是沒有問題的,但是身體是自己的,誰能允許自己的身體處在這種風險之中呢!但大多數民眾已對國內的油品市場失望,紛紛改用進口油或是植物油,幾次的餿水油及飼料油事件後,已讓消費者無所適從,也不禁讓我們想問到底甚麼東西是安全的?而政府開放美牛進口,更是引起國內人民的一片譁然,而從這些事件中,我們可以看到許多食品專家、毒物專家或是醫師等專業學者根據其專業知識提出論點,對於開放的台灣社會而言,這麼做確實展現了多元合作的可能性,但在食品安全危機已轉變為政治危機時,我們的政府更應提供一個透明性及參與性的空間,來讓食品安全的政策有效的發揮作用。
而後書中又以風險治理的觀點提出精闢的論點,「政府經常習以為常的以專家政治、科技官僚和教育民眾的方式,來回應社會各界對食品風險治理的挑戰,然而這種修補式的食品風險治理卻是缺乏全局的思考及納入公民參與的方式」,所以終究會造成更多食安問題不時地被“爆”出來,所以較正確的方法應該是透過風險治理的方式“預先防治”,以降低事件發生的頻率,來減少對民眾健康的傷害及社會大眾之影響。是以食安問題的主管機關應採用更為新穎的風險治理模式,並應在政策草擬初期即應導入並擴大公眾參與及資訊透明做法,然而,開放公眾參與常會遇到的情況,是專家與民眾對於風險認知的差異,在這其中主關機關若能透過提供平台的方式去連結專家與民眾,以達到相輔相成,讓專家與民眾結合共同為食品安全提供更客觀的建議。
檢視政府在這幾年來雖然做了許許多多的努力,並且反映在食品標示和製造廠商的標示上,但是民眾知道了食品的成分,卻對食品專業名詞並沒有太多的認識與涉獵,因此也常常可以看見會有報章媒體引用錯誤的數據反而引起更多的民眾恐慌,所以即使這些報導的可信度不高,但政府機關所做的決策往往不為民眾所了解及支持,而其中的原因多半又是因為人力和資源的投入不足,以致於追查問題的關鍵點和政策的宣傳效能不彰,觀諸這些問題在在顯示了政府必須投入更多人力並改善現有的資訊系統,才能因應未來各種食品風險以及食品管制上的漏洞。
在這個公民覺醒及參與的年代,我們能夠獲得的資訊更加快速,但是也因為大量的資訊也迎來了更多的問題,譬如有些資料可能引用了錯誤的數據或是文獻,有些可能是口耳相傳而衍生出的謠言等等,因此別再做一個被資訊愚弄的人偶,當我們在購買一件商品時,請不要吝嗇付出一點點時間,翻到說明或是標籤處,仔細的觀察留意其中是否有詐,當然或許這些商品早就經過廠商加工到看不出瑕疵的蛛絲馬跡,憑藉著平民老百姓的知識已無法正確有效地判斷商品的優劣與黑心有無,此時企業品牌的形象以及塑造就顯得十分重要了,當一個品牌出現了劣質品或是黑心商品時,民眾對其信任感將會跌到谷底,進而轉向購買沒有疑慮的食品或是其他品牌形象良好的商品,準此,良好的食品安全品質管理及企業道德不僅僅能提升企業形象,更能有效地反映在銷售和營業額上,儘管要做好品質管理需要付出更多的人力和成本,但若能因此在品質及成本和消費者端能創造三贏的局面,我想企業在追求高獲利進而使用劣質品與使用令消費者安心的原物料製作好商品這兩個選項之中,後者會是個更明確且風險更低的選項。
現今食品安全問題不僅僅是在台灣,西方國家同樣也是在狂牛症、基因工程、及環境汙染等等的問題中,逐漸由專家治理轉向重視民主溝通與公民參與的模式,而這樣的過程大約續耗費20年的時間,因此政府與民眾應該共同努力加速溝通與參與的過程,提升社會整體風險管理的意識,抵制無良的廠商,並且不被削價競爭所誘惑,對於食品安全多點敏銳度,針對新聞報導的內容有效過濾與吸收,時時注意政府宣導的食安政策及知識,並且對日常生活所能接觸的所有食品多些關注,讓我們一起為食品安全共同努力,使人人皆成為食安專家,並創造出食品安全環境的永續發展。
參考文獻
1.《從土地到餐桌上的恐慌》周桂田、徐健銘 2015
2.《從土地到餐桌上的恐慌─揭露與理解我們的食品安全到底哪裡出了錯》:書摘與心得評論 梁毅超 香港大學社會科學系2015
3.《解除土地到餐桌的恐慌:公民參與的風險治理模式》陳儒瑋 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