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專欄-公共論糖-認識「企業社會責任」與「社會企業」


9月號 2018 Sep
專欄-公共論糖-認識「企業社會責任」與「社會企業」
文/企劃處 盧東興

認識「企業社會責任」與「社會企業」
近年來每當企業發生工業污染、工安事件或人權侵犯事件,「企業社會責任」一詞就會被搬上台面討論,大專院校更是廣開相關課程及研討會;另一方面,報章雜誌亦常報導某個「社會企業」深入偏鄉僻地或遠方貧窮國家協助當地建設或教育,堪稱為企業之表率。「企業社會責任」及「社會企業」彷彿為本世紀一門顯學,二者文字如此相似,但實際却蘊含著不同的意義。

什麼是企業社會責任
早期教科書開宗明義即說明企業經營目的在於極大化股東價值,因此,企業無不竭盡方法提高營收盈餘,最快捷徑即是降低成本支出。而黑心企業為求獲利,苛扣員工休假或薪資待遇權益、使用廉價黑心食材或原料、排放污水或廢氣等事件層出不窮,最終結果往往是害人又害己。面對這些情況,有心之士反思企業在追求無止盡經濟成長過程,是否應肩負對於環境保護及社會共榮之責,於是企業社會責任一詞因應而生,目前有許多學派提出定義,例如世界企業永續發展委員會(World Business Council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WBCSD) 所下之定義:「企業社會責任是企業承諾持續遵守道德規範,為經濟發展做出貢獻,並且以改善員工及其家庭、當地整體社區、社會的生活品質為目標」,強調企業不應只是冰冷賺錢工具,當面對所涉之人、事、物時更應具備溫度、道德良知及回饋所有利害關係人,此方為企業之經營目標。

企業社會責任之作為
企業社會責任有些什麼呢?目前較常見有聯合國提出的17個永續發展目標(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SDGs)及全球永續性報告指標(GRI, Global Reporting Initiative),規劃在經濟、社會及環境等方面應有之作為。國內「台灣證券交易所」103年公布上市櫃公司屬食品工業、化學工業、金融保險業及資本額達100億元以上者,每年應於6月底前於公開資訊觀測站上載企業永續報告書,揭露非財務項目之相關資訊,而自今(107)年7月起更將須揭露之門檻降為資本額50億元以上之上市櫃公司,冀希透過該項措施,讓相關業者能自我評量現況並有所警惕。

什麼是社會企業
台灣最大的社會企業網路社群平台-「社企流」對「社會企業」的定義是「用商業模式來解決某一個社會或環境問題的組織」例如提供具社會責任或促進環境保護的產品/服務、為弱勢社群創造就業機會、採購弱勢或邊緣族群提供的產品/服務等。其組織可以以營利公司或非營利組織之型態存在,並且有營收與盈餘。其盈餘主要用來投資社會企業本身、繼續解決該社會或環境問題,而非為出資人或所有者謀取最大的利益。

說到社會企業,不得不提99年1月在台灣成立之「以立國際服務協會」(ELIV: Empowering Lives through Innovative Volunteerism),該協會為國內第一家未接受任何政府補助或民間捐款而合法註冊的非營利公益組織,其運作模式類似旅行團向參與志工收取費用,惟最大差異在於經營目的是為國內弱勢或貧窮國家進行建設或協助,故經費規劃除保留維持營運所需外,其餘均投入相關公益活動,志工們在可以負擔的時間及金錢範圍內,參與國際志工服務,例如「柬單生活」、「全緬啟動」深入柬埔寨及緬甸農村部落,整農地、蓋房子、推廣有機農業栽種,志工們就地取材一起建造綠色孤兒院;「蒙芽之夏」則是前往內蒙古栽種、養護樹苗,減少沙漠化及沙塵暴的情況。

另一個是與本公司合作之國際社會企業- IMPCT企業(以下簡稱IMPCT),104年9月由臺灣政治大學IMBA分別來自臺灣、加拿大、宏都拉斯和薩爾瓦多四位碩士生組成,在紐約代表臺灣贏得「霍特獎」,「霍特獎」又稱為社會企業的諾貝爾獎。該企業貿易模式是直接與貧窮之咖啡生產國農民合作,如自衣索比亞、蕯爾瓦多、瓜地馬拉等購買莊園咖啡豆並於台灣製成商品後販售,再將所有利潤投資到世界最經濟弱勢的地區,致力於提供全球貧民窟與偏鄉地區幼兒早期教育,把非正規的托兒所提升為有教育附加價值的育幼園(幼兒園),且讓社區有教育理念和熱誠的社會企業家,可以經營一個微型的教育事業,讓幼兒早期教育的重要性在當地社區發展茁壯,提供一個完善並穩定的方案讓當地能夠自給自足。在臺灣地區,則利用市區現有學校場地,提供原住民孩童週末課程,將原住民族語文化往下扎根,讓學齡前兒童,在學習語言的黃金時期,可以沉浸在族語的環境當中。

台糖公司應落實企業社會責任,但非社會企業
台糖公司是國營企業,並在合理利潤基礎下落實企業社會責任,例如對蔗農保證收購價格,配合政策民生物資凍漲、釋出土地、調降租金、對鄰里社區之捐助、推動循環經濟、興建循環住宅、發展太陽能光電、沼氣發電、照顧友邦(宏都拉斯)小農等,在經濟及社會各面向持續作出貢獻。但是,台糖無法以社會企業的模式經營,因為我們的存在不是靠捐助,我們的主要任務是配合政策貢獻國家發展,並與伙伴共創產業機會及利潤,透過企業財力支持「社會企業」,在「社會企業」有熱誠執行企業社會責任之結合下,發揮1加1大於2之效益。

編輯室報告

封面故事—盤點糖廠【軌跡篇】

封面故事—盤點糖廠【屹立篇】

封面故事—盤點糖廠【重鎮篇】

封面故事—盤點糖廠【創生篇】

封面故事—盤點糖廠【未來篇】

專題報導

糖情Outlook

業務特寫

專欄

資訊補給站

繽紛生活

  • 買東西
  • 找據點
  • 會員區
  • 住台糖
  • fb分享
回到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