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專題報導-文化路徑— 臺灣糖業文資的新願景(上)


1月號 2021 Jan
專題報導-文化路徑— 臺灣糖業文資的新願景(上)

臺灣的糖業發展自十七世紀,十九世紀末正式進入現代化的生產與管理體系,二十世紀初期,民間製糖株式會社陸續興設,正式開啟臺灣近代化製糖事業的蓬勃發展歷史。雖然在歷經百餘年發展之後,終究面臨式微與轉型的狀況,但也在全臺各地留下許多歷史性的糖業設施,許多歷史性的工廠、廳舍、宿舍、倉庫、車站、橋梁、鐵道等設施分別獲得保存,形成一個豐富而完整的主題性產業文化資產體系。

這些散置於全臺各地的糖業文化資產,不僅見證了臺灣日治時期以來的糖業經濟歷史、製糖工業技術發展歷史,也見證了近代宿舍建築、交通設施、附屬生活設施的營建發展,更是連結了糖廠鄰近城鎮的發展歷史,也成為鄰近居民重要的集體記憶之所在。除了糖業以外,在臺灣其他發展百年以上的林業、茶業、鹽業、石油業、礦業等產業發展歷史上,也可以見到這些珍貴的文化資產價值。

因此,文化部於2016 年,引進歐洲文化路徑的成功模式,以及國際間有關文化路徑的發展理念,推動整合文化資產保存與知性觀光的「台灣文化路徑整合行銷計畫」,並於「文化部中程施政計畫」(106至109 年度)中首次提出「打造臺灣文化路徑」計畫1 ,此外,106 年度至110 年度的「文化部施政目標與重點」、「文化部110 年度施政計畫」中,均將「打造臺灣文化路徑」列為年度施政目標之一。初步即以產業主題為主,陸續以糖鐵、茶文化、阿里山森林鐵道,以及煤礦、石油、金銅礦、糖業、鹽業產業文化主題,執行相關之先期計畫。

綜合三年來,臺灣推動文化路徑的情形,有著以下的重點:

1. 文化路徑作為整合臺灣各類主題文化特色之載體,並據此串聯成完整之線性文化資產路線。

2. 文化路徑初步以產業文化體系為切入點,未來將可擴延到更多元的文化面向。

3. 文化路徑作為提振文化經濟的手段,整合文化保存與知性觀光的多元目標。

4. 以文化路徑的主題特色為基調,並結合在地其他特色文化、觀光據點,達成地方創生的目標。

近代文化路徑(Cultural Route)概念的形成,源自歐洲逐步發展而來的主題化文化推廣模式,1920 年代至21 世紀初的發展,有關文化路徑的定義並非完全一致,但兼具文化資產與主題式文化觀光的推廣,則是重要且相同的特質:單一國家的發展模式—德國的「假期之路」:

在歐洲議會尚未發展出文化路徑概念時,德國即於1927 年規劃出一條兼具自然、文化、觀光的「德國阿爾卑斯山之路」(Deutsche Alpenstraße), 全長約450公里,沿線涵蓋阿爾卑斯山的自然景觀、湖泊、歷史小鎮、城堡,形成綜合性的主題之路,也成為德國第一條「假期之路」(Ferienstraße)。

此一線性文化觀光的概念,又可稱為「主題之路」(Themenstraßen)、「旅遊之路」(Fremdenverkehrsstraße) 或德國的魯爾工業文化之路長達400 公里德國城堡之路中的海德堡古城堡作者簡介:劉銓芝老師—前雲林縣政府文化處處長、國立雲林科技大學建築與室內設計系

「觀光之路」(Touristenstraße)。設立的主要目的,在於將路線上的環境、設施內容,以系統性、主題性的方式呈現給參訪者。至1950 年,德國再增設了其他四條觀光之路,包含:1935 年「德國葡萄酒之路」(Deutsche Weinstraße)、1939 年「黑森林高地之路」(Schwarzwaldhochstraße)、1946年「綠色海岸之路」(Grüne Küstenstraße),以及1950年「浪漫之路」(Romantische Straße)。1970 年代、1990 年代,德國再歷經兩次設立假期之路的高峰時期,截至目前,德國共設立了超過150 條的主題之路,涵蓋各種多元的主題特色,包含:工藝技術、產業工業、交通運輸、酒業、農業、歷史考古、礦產地質、建築、藝術風格、自然地景等多元的主題方向,成為遊客系統性認識各類文化的重要媒介。(待續)

打造臺灣文化路徑計畫首先糖業、林業等產業主 題為標的

編輯室報告

封面故事-視聽潮,生活上的第8件事

專欄

糖情outlook

專題報導

資訊補給站

業務特寫

繽紛生活

  • 買東西
  • 找據點
  • 會員區
  • 住台糖
  • fb分享
回到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