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專題報導-「翻轉鄰避」從環教開始 走進豬場鮮體驗


6月號 2022 Jun
專題報導-「翻轉鄰避」從環教開始 走進豬場鮮體驗

大志豬場

文、圖/大志

在台糖公司環境教育場域裡,您可能去過「尖山埤環境學習中心」、「橋頭糖廠文化園區」或者「溪湖糖廠」,可以從中瞭解糖業文化在臺灣歷史、經濟上扮演的角色與發揮的影響力。台糖事業經營型態從最早的種蔗製糖至今的多角化經營,還有一個事業也深深地影響臺灣的農業經濟型態,就是畜牧業—養豬。41年,台糖首開專業化養豬之先河;55年,建立一貫作業養豬場,有系統地自仔豬生產一直飼養至肉豬上市,奠定了企業化大規模養豬之基礎。85年是國內養豬居農業單項產值首家達最高峰的一年,且供應外銷創造外匯新臺幣562億元,同時也帶動國內養豬規模迅速擴張,為農村經濟發展及農民帶來甚大助益。

但是「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隨著風光後養豬規模的迅速擴張,當產生的廢棄物豬糞尿未經妥善處理,勢必帶來環境污染浩劫。近幾年臺灣養豬大縣如雲林、屏東等皆積極推動重要河川污染整治工作,其污染主要即來自於畜牧業,而除了水污染,另一項普遍被社會大眾所詬病的,就是養豬臭味的問題,這不僅存在於民間的畜牧場,畜殖事業部也同樣必須面對,由於是國營事業的身分,更被外界以更高標準檢視。

前面提到台糖與臺灣養豬的關係,因為在養豬技術未成熟與普及之前,台糖曾經是國內學習「如何養豬」的最高學府。位屏東縣網路正面聲量最高、按讚最多,在農委會及環保署也是模範生的養豬場—中央畜牧場,其畜牧場管理人蘇鵬先生,以前就是在台糖豬場學習養豬,後來自己創業,至今蘇鵬先生對於昔日在台糖學習的光景仍記憶猶新、如數家珍。而如今,養豬最高學府的稱號已不復存在,但台糖仍是國內單一養豬戶最大的養豬公司,我們還是有能量可以讓社會大眾認識養豬這個產業,至於要在哪裡比較恰當,首選當然是「台糖東海豐農業循環園區」。

東海豐畜殖場改建為農業循環園區的規劃過程中即有將「環境教育」納入,從豬的品種、生理結構、習性、動物福祉飼養方式到後端加工與全豬利用介紹,以及養豬過程臭味的削減、產出的豬糞尿無害化與資源化等,皆編列於課程教學教材之中。而在環境教育之前,我們有項業務是「接待參訪」,其中包含政府單位、學校、研究機關、公司團體以及同業的參訪與交流,也有異業團體如宜家家居IKEA、東和鋼鐵、家樂福、日商伊藤忠和唐吉軻德,國際性的則有經濟部國際合作處、越南經濟文化辦事處、以色列駐臺辦事處等,多數到訪貴賓在瞭解「養豬與環境是得以共處」後,皆表示驚奇與肯定。

然而我們要做的不僅「參訪」而已,目前正積極申請設立成為臺灣第一座以「綠能養豬」為背景的環境教育場址,進度已完成邀請鄰近學校的學生至東海豐農業循環園區辦理試教,真實引導學生認識養豬這個與人類生活息息相關的產業,並聘請專家學者觀課,協助課程調整與教學建議,相關環境教育文件將備妥提出申請。而為使環境教育業務可以順利推動,園區向地方政府申請設立農業志願服務隊(俗稱農業志工),也對公司內、外發布東海豐農業志工招募消息,未來完成專業訓練後,就可以正式成為園區環境教育志工夥伴。

我們都知道企業需要永續經營,但養豬場這個所謂的「鄰避設施」要如何永續? 「循環經濟」曾提示過一個解方,當產業於地方形成需要或者變成互相依存的關係,使產業之間可以共存共榮,這個產業在地方就有其存在的必要性。無論是東海豐綠能養豬、沼氣中心協助處理農業廢棄物、辦理環境教育,或者未來園區開放作為鄰近社區遊憩場所等,這些都是我們正在努力「翻轉鄰避」的功課。


編輯室報告

封面故事—關於咖啡二三事

業務特寫

糖情Outlook

資訊補給站

專欄

專題報導

繽紛生活

  • 買東西
  • 找據點
  • 會員區
  • 住台糖
  • fb分享
回到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