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封面故事-世界素食的風潮是怎麼帶起來的?


11月號 2023 Nov
封面故事-世界素食的風潮是怎麼帶起來的?

素食主義越來越受到關注

文/編輯部

素食主義越來越受到關注,不僅是人們對健康和環保的關切,更因為尊重動物權益的價值觀,近年來,市面上更出現「植物肉」產品,因此「素食」不再只侷限於宗教信仰,而是一個全新的飲食文化趨勢正在形成,究竟世界素食風潮是怎麼帶起來的呢?我們先從1960年代的嬉皮(Hippie)精神說起。

嬉皮、環保、愛動物      西方世界開始崇尚素食

1960和1970年代西方流行嬉皮(Hippie)主義,提倡自由、和平、反戰與追求自然,並有著一大群年輕人追隨。由於嬉皮(Hippie)主義追求自然,因此強調節制吃肉,影響所及,英國知名樂團披頭四(The Beatles)成員保羅.麥卡尼(Paul McCartney)就曾發表他的素食宣言:「If slaughterhouses had glass walls, everyone would be a vegetarian.」(倘若屠宰場用了玻璃牆,每個人都會成為一名素食者。),而披頭四是全球知名樂團,因此,他們的思想與言行,也影響了一代的年輕人。

到了1977年,北美素食者協會(North American Vegetarian Society)想要宣傳素食有益健康、友愛動物、友愛環境的理念,於是設定每年的10月1日是「世界素食日」(World Vegetarian Day);1978年,這個活動被「國際素食聯盟」(International Vegetarian Union,IVU)正式認可,於是在每年的10月將其列為活動開跑月。「國際素食聯盟」在1978年成立10月素食月活動後,印度也在1986年,將每11月25日發起「國際無肉日」(International Meatless Day)運動。

1986年,印度Sadhu Vaswani 傳道會為了慶祝創始人Sadhu Vaswani(聖者瓦斯瓦尼)的生日,因而提議將這天訂為「國際無肉日」;這項運動獲得巨大廻響,當年就有超過950萬人響應該運動,因而印度4個聯邦政府-馬哈拉斯特拉邦(Maharashtra)、古吉拉突邦(Gujarat)、卡納塔克邦(Karnataka)和安德拉邦(Andhra Pradesh)已經簽署法令,分別在每年的11月25日關閉本邦的屠宰場及肉鋪。此外,來自大專院校及市屬學校的成千上萬的學生走上街頭遊行,宣傳「無肉日」、提倡尊重所有生命,宣稱這是邁向世界和平的第一步;同時每年的8月至11月期間發行宣傳「無肉日」的新聞刊物,以宣傳素食理念及「無肉日」運動,影響所及,其他國家也開始響應。

「週一無肉日」推波助瀾 掀起健康新生活風潮

2003年,一群學者參考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彭博公共衛生學院(Johns Hopkins Bloomberg School of Public Health )、雪城大學(Syracuse Universities)與哥倫比亞大學(Columbia University)針對過量攝取肉品對健康損害的研究結果,自發性地籌組「週一無肉日」活動。

這群學者又發現,利用Google關鍵字搜尋進行分析,發現「開始減肥」、「養成運動習慣」、「開始戒菸」這些關鍵字在週一出現機率最高,而且多數人喜歡在週一時啓動新的生活方式,成為行動力最強的一天,所以這群學者來鼓勵人們把星期一當作任何健康行為改變的起點。如今週一無肉日已經變成全球的運動,學校、工作場所、餐廳或是社群都可能看到這個活動。

影響所及,在臺灣方面,2009年,開始推動「週一無肉日」,行政院也於2010年推動「節能減碳與提倡蔬食」策略,教育部行文全國高、中、小各級學校鼓勵實施「每週擇一日蔬食日(簡稱週一無肉日)」,至今已有10多年。另根據《世界素食人口報告》 指出,臺灣的蔬食人口(含彈性素食者)已高達300萬人,佔總人口約13%,而隨著追求素食主義的人越來越多,餐飲業也不斷地研發更精緻和美味的素食餐,提高潛在素食者的接受度,臺灣也開始出現「植物肉」相關產品。而什麼是「植物肉」?下篇〈似肉不是肉,植物肉的過去、現在及未來式!〉一文將為您詳細解說。

吃素好處多 救自已,也救地球

知名物理學者愛因斯坦説:「我們的任務是一定要解放我們自己,這需要擴大我們同情的圈子,包容所有的生靈,擁抱美妙的大自然。沒有什麼能夠比素食更加有益於人類的健康,並增加在地球上生存的機會了。」

當素食已蔚為風潮,你我不妨從週一無肉日先開始,利用飲食的選擇,救自己,也救地球!

編輯室報告

封面故事

專題報導

業務特寫

糖情 Outlook

專欄

資訊補給站

繽紛生活

  • 買東西
  • 找據點
  • 會員區
  • 住台糖
  • fb分享
回到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