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編輯室報告-美援時期的台糖傳奇— 副產加工廠點亮的臺灣現代化之路


5月號 2025 May
編輯室報告-美援時期的台糖傳奇— 副產加工廠點亮的臺灣現代化之路

文/編輯部

戰後資源匱乏的臺灣,台糖公司在美援支持下開啟企業轉型,成為經濟發展的關鍵推手。本期封面故事〈美援時代的台糖五廠紀事〉回顧這段「台糖傳奇」,展現工廠如何從製糖副產品與在地農產中「點石成金」,推動經濟與民生進步。

新營副產加工廠最具代表性,憑藉美援成為全球最大酵母生產基地,巧妙利用糖蜜生產酵母飼料,大幅節省外匯。隨後開發的健素與健素糖,不僅成為一代人的營養來源,也留下珍貴的集體記憶。與此同時,新竹副產加工廠促進畜牧與製藥業突破性發展,台糖與美國氰胺公司合資成立臺灣氰胺公司—政府遷臺後首宗外資投資案,生產含金黴素的「歐羅肥」飼料添加劑,顯著提升養豬效率與健康水準,同時為臺灣製藥業奠定堅實基礎。

台糖的貢獻更延伸至公共衛生領域。高雄農化廠初期生產DDT,協助臺灣根除瘧疾,使臺灣成為亞洲公共衛生典範。隨社會需求演變,該廠靈活轉型生產「六角牌」農藥,並善用美援設備建成首座黃豆提油工場,推出「長壽沙拉油」品牌,不僅對食用油產業影響深遠,也展現台糖對民生需求的敏銳洞察與快速回應。

在資源創新應用方面,彰化副產加工廠成功將蔗渣轉化為高品質建材(蔗板),有效替代進口木材,既節省外匯又提供本土化建設材料,是循環經濟的早期典範。往東移動,台東糖廠鳳梨工場則體現台糖響應政府區域均衡發展政策的積極作為,在美援協助下克服嚴格國際檢驗標準,將鳳梨罐頭成功外銷歐美,為臺灣農產品國際化開創新局,同時帶動東部地區經濟發展與就業機會。

這一系列環環相扣的「台糖奇蹟」背後,是國家明確的發展方向,以及美援與台糖自身研發、轉型、管理能力的完美結合。它們系統性解決了當時臺灣在營養、物資、建材、公共衛生等方面的迫切需求,為臺灣的工業化、農畜業發展、食品加工及國際貿易奠定堅實基礎。回顧這段歷史,不僅讓我們見證台糖的輝煌篇章,也幫助我們理解如何在困境中開創新局,為今日面對全球市場挑戰提供寶貴經驗。

編輯室報告

封面故事—美援時代的台糖五廠紀事

專題報導

資訊補給站

專欄

業務特寫

繽紛生活

  • 買東西
  • 找據點
  • 會員區
  • 住台糖
  • fb分享
回到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