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豬價從高點下滑,一向依照規定在養豬的台糖公司畜殖事業部,又開始精神緊張、寢食難安。因為價格滑落太快,幾個月前累積的盈餘,可能瞬間化為烏有,打回難堪的紅字。當然,豬價的起起落落背後原因很多,不過預測起來,基本上不會乖離太多,只是日前桃園民間養豬場傳出,用每月40K請工養豬,竟然沒有人願意上門,豬場老闆對外喊出,不如開放外勞來協助豢養,否則缺工嚴重,又會影響豬價漲漲跌跌,起伏過甚。
這樣的消息傳出,不免想問現在的台灣年輕人怎麼了?寧可月領22K低薪,坐在辦公室吹冷氣,卻又不斷抱怨月光光,存不了什麼錢,也不願吃點苦,到氣味與環境比較差一點的地方,但有可能創造機會與施展抱負;更想問的是,有些人肯去國外度假打工,殺魚、採果、墾土、伐木,樣樣辛苦樣樣來,也不願在家鄉務實打些基礎,投入一個至少有保障的行業。
也許行行出狀元,不一定養豬缺工,就拚命說養豬有多好,前途有多光明,但這可能很好解釋為什麼最近有一股世代論戰的衝突,誘發7、8年級生,明顯對上一代4、5年級生埋怨。以前的台灣,環境不好、社會凋敝,但人是肯吃苦的,挑戰逆境可以創造很多機會,也造就了開始富裕的台灣,當然也養成新一代的人們,一出世就有美好基礎;理論上這有什麼好剝奪?又有哪裡好失落?偏偏當前我們的年輕人,確實出社會就舉步維艱,上一代若有錯,就是不該創造了媽寶環境,給予新人飯來張口、茶來伸手,因此少了拓荒精神,多了酸民角度,少了耐力能量,多了牢騷滿腹。
部分讀者可能會認為本文不夠客觀,因為年輕世代指教的,正是編者這個年紀,立足點不同,當然發言內容就偏袒一方。不過編者無意再起論戰,要說的是編者小學時,曾當過剝一斤龍眼乾才換得幾毛錢的廉價童工,大一點時幫忙送過瓦斯,雖沒吃到像日本阿信一樣的苦難,但也付出過勞力,價值觀一直存在務實的努力,要怎麼收穫,就要怎麼栽。相信大部分雙鬢斑白的讀者,應該與編者有雷同經驗,埋怨或許也會有,但吐吐苦水之後,還是得認命上工。
本期通訊封面故事是要介紹一群年紀很大,飽經風霜與戰亂,卻從不埋怨,生命力極強的糖廠老樹。這些老樹用人類壽命來看,根本是人瑞級的不可能,特色除了老,還有位在糖廠一隅,幫糖廠妝點堅毅與古樸,在各糖廠紛紛成立文物館之後,缺乏故事與人傳說時,適時補位,原來糖廠蘊藏不只有前人種樹,後人乘涼的意涵,每一棵都是歷史的印記,美麗與哀愁,俯拾皆是。
本期還特別推薦養豬大不易的台糖畜殖事業部,有了新的研發成果,將豬血轉化為高值胜肽,距離商品化雖不知是咫尺還是天涯,但對很久沒有新R&D貢獻的畜殖,有振奮一劑的效果。最後,再給讀者一個喜訊,一個道歉,喜事是糖協重回台糖,多年官司定讞,總算對台糖歷史有交代,道歉是上一期出刊過慢,給讀者等很久,日後出刊穩定將會是編輯部的重點。
編輯室報告
封面故事-特搜糖廠樹
- 淡淡紫戀香 五分車與楝樹共守的幸福場域
- 舊廠長辦公室旁的瓊崖海棠
- 時代流轉的見證者 善糖百年樟樹
- 形如鷹爪舞天際 池上五爪蘇鐵氣勢驚人
- 泛起老領班心漣漪 善化製糖工場前老榕樹
- 通體筆直 百年黑松蒼勁優美
- 憶老樟樹下那一年的笑和淚
- 爺爺級的黑松 營造出濃濃日式庭園風情
- 二峰圳工程竣事紀念 鳥居信平親植桃花心木
- 超浪漫der~ 烏樹林糖廠夫妻樹曬恩愛
- 美呆了! 讓攝影師驚呼連連的雨豆樹劇場
- 險境還生 含笑花緣繫橋頭續綻放
- 白屋前庭古榕 糖廠迎賓樹之最
- 高市列管特定紀念樹 紅磚水塔旁榕樹
- 花中之花 橋糖獨一無二的香水樹
- 遊老樹糖屋必賞木蓮花及羅漢松
- 樹上長番薯? 原來是花美果奇的臘腸樹
- 虎糖最具價值的百年黑松
- 酸溜溜的家鄉味 外勞最哈的羅望子
- 扒梳老照片 看鋼盔樹的故事
- 淡粉紅櫻花雪 南洋櫻花現台糖總部
- 老樹的價值-廠區解謎的符碼
- 樹醫加持、台糖給力 糖廠老樹綠如新
- 糖廠雙使命 傳承老樹與孕育大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