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編輯室報告-糖 Seafood


10月號 2017 Oct
編輯室報告-糖 Seafood

文/蕭光宏
 
 前一陣子編者母親因病住院,經常往返嘉南平原兩端,以致疏忽了媒體在流行、跟風些什麼,對於本職於公關行規來說,是有點怠忽職守,掌握不了時勢與風向,就無法判別報導背後的真相。幸運的是家母康復出院了,回到正常生活後,驚覺媒體充斥著seafood這個字眼,而編者還丈二金剛,摸不著頭緒,以為台灣又發生了什麼離奇事件,不然就是時令進入秋天,人說秋蟹肥美,是吃蟹的季節又來了,然經補一下進度後,恍然才知是跟宗教、供養有關,seafood發音類同師父,卻頗有揶揄、嘲弄之意。

 台灣是言論超自由的國家,宗教自然也是採取開放,諸子百家,隨人信仰,而且普遍來說,宗教都是勸人為善,行俠仗義,所以虔誠的信徒絕不可能為非作歹,但若誤信教義,虔誠變成迷信,就有可能走火入魔。Seafood事件源自叫「妙禪」的教主,其出入以千萬名車代步,引起非議,入教方式與穿著紫杉又彷彿如同傳銷神秘,教徒不但左一句感恩師父,右一句讚嘆師父,偶爾還會像起乩一樣失去正常,更讓人覺得邪門。整體來說,事發月餘,seafood一詞還在炒作,依媒體的耐性與熱度,此事榮登年度十大搜索新聞,應該可期,至於結局,反正沒有人覺得被詐欺,大概也就不了了之。

 讓編者也頗為尷尬的是,以我資深之姿,旗下自然帶有學徒,seafood好像在述說自己一樣,所以只能警惕個人的同時,也勉勵這些學子務實、精進,「敬鬼神而遠之」,職涯有義務對基層同仁傳道解惑、傾囊相授,更有責任提攜後進、薪火相傳,那些感恩、讚嘆的詞彙,令人起雞皮疙瘩的舉措,能免就免,至少本訊這十幾年來,針砭公司業務不少,制式政令宣導幾希,回歸一本真正為讀者所需的刊物,才是正本清源、長長久久之計。

 本期封面故事回到台糖的專業與強項,就是講「糖」。日常生活缺糖不可,但糖又往往被近期學術討論而醜化,說是有違健康,其實根本不用什麼科學佐證,任何食物適量攝取就是健康飲食,過量自然導致毛病上身,那是常識。因此吃糖會吃出一身病痛,必定是超量,所以編輯室特別情商砂糖事業部,將糖的無限大導進有循環、不慌糖、QA問糖、糖品種類以及甜食介紹,歡迎讀者深入細讀,日後論糖有據、吃糖有方,我們是靠糖持家,自然以糖為傲。

 本期精采文章還有介紹英國鐵道與機車頭的故事,透過專業安排讓TW與UK不限於網路上的鐵軌交錯,還有實質面見如車窗互視的交會,對於點燃糖鐵熱情之火,頗有教學相長之味。巧的是,行政院林前院長離職前最後一次外出訪視,即來到蒜頭糖廠吃糖廠冰、搭五分車,隨著前瞻計畫預算的通過,軌道建設的話題,都還會縈繞在我們的日常。最後,我們編輯室欲表達的是糖的故事永遠超展開,沒有結局,一切待續。

 

編輯室報告

封面故事—糖的大無限

中秋節董事長的信

專欄

專題報導

糖情Outlook

資訊補給站

繽紛生活

  • 買東西
  • 找據點
  • 會員區
  • 住台糖
  • fb分享
回到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