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首頁 > 關於東海豐 > 籌建過程及特色

籌建過程及特色

  • 民國46年
東海豐畜殖場成立,豬舍以磚造為主,為保持通風採開放式,養豬異味易飄散。臺灣地處亞熱帶,氣候炎熱,為降低豬糞尿落地醱酵產生異味,並維持環境舒適,須經常沖水清洗與沖涼,造成用水量大。
 
  • 民國78年
環保意識抬頭,政府推展水污染防治工作,環保署以許可管理制度,事業廢水申請同意後排放地面水體。農委會推薦以二級三段式廢水處理方式處理豬糞尿水,符合放流水標準。
 
  • 民國100年
配合政府政策,以既有兼(厭)氧池覆蓋紅泥膠布,加強厭氧處理效果,並蒐集沼氣以發電。但加設紅泥膠布的厭氣池,造成清淤、排泥不易,當氣溫低時無保溫設計,使消化活性降低,造成沼氣發電效益低。
 
  • 民國105年
為提升養豬效能,同時解決養豬異味、廢水問題,並協助處理鄰近豬農豬糞尿與農業廢棄物,同時以「共消化」提升沼氣發電效益,落實農業循環經濟,研提東海豐「負壓水簾及綠能設計豬場改進計畫」。
 
  • 民國106年
針對「負壓水簾及綠能設計豬場改進計畫」進行可行性研究評估。
 
  • 民國107年2月8日
舉行東海豐農業循環園區動土典禮;依計畫將傳統開放式豬舍改為結合高床設計及優化管理模式的負壓水簾式豬舍,以提升生產效率並兼顧動物福利。豬糞尿則由沼氣中心集中處理,直立式厭氧醱酵設備,以豬糞尿為主要料源,添加農業廢棄物及部分酒糟等,作為共消化的料源,將這些廢棄物轉換成沼氣能源與有機質肥料。醱酵過的沼渣沼液可肥育農作物(如狼尾草、玉米等),並製成豬飼料餵養豬隻,形成循環經濟。
 
  • 民國108年10月
東海豐農業循環園區興建工程完工,並開始試營運。
 
  • 民國109年7月
​東海豐農業循環園區啟用典禮。

  • 民國111年12月
通過行政院環境保護署環境教育設施場所認證

  • 買東西
  • 找據點
  • 會員區
  • 住台糖
  • fb分享
回到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