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專題報導-糖業文化與當代藝術的連結:迴返2019 麻豆糖業大地藝術祭


7月號 2020 Jul
專題報導-糖業文化與當代藝術的連結:迴返2019 麻豆糖業大地藝術祭
文/王振愷
 
三年一屆的藝術祭作為日本興起的一種藝術節慶與活動形式,2000年開始的「越後妻有大地藝術祭」以老年化、少子化、人口外流的新潟縣原本散村的各個部落,透過政策與藝術祭重新連結起來作為舞台。
 
長期藉由藝術連結社會作為實踐的日本策展人北川富朗回到自己的故鄉,以「重新看見銀髮族的笑容」作為目的,地方的歷史、文化、物產、環境作為基礎,期望以藝術作為手段找回在地原有的榮光,起初面對當地人反對,但透過兩千多場的說明會溝通、藝術家親身參與、空屋廢校再生計畫等方法逐漸讓居民開始產生認同,這也是以藝術的方式進行地方創生的典範案例。
 
日本藝術祭在麻豆的轉換
另一個時空跳至去年2019年年初,來到麻豆地區這裡舉行了為期一個月展期的 「2019麻豆糖業大地藝術祭」,主辦單位為臺南市文化局,結合多個單位合作,包括台糖公司,並破天荒同時邀集五位策展人,但不同於以往煙火式一閃即過的文化節慶活動,此藝術祭整整花了三年進行籌備與扎根。
 
從2016年「總爺429番地—可見與不可見的糖業地景」,當中先針對麻豆糖廠週邊的地理進行初步的田野調查,再到2017年「遷徙與再生—消逝地景的採集與創造」更進一步將許多在糖廠裁撤後而消逝的糖業重要文化遺跡重新尋回,包括糖鐵運輸的紋理、週邊排水渠道等,藉以糖業地景的採集,進行了整個麻豆地區作為糖業村全面性的地理人文研究,以作為大地藝術祭前置作業的資料。

2019麻豆糖業大地藝術祭主視覺及展覽畫冊
2019 麻豆糖業大地藝術祭主視覺及展覽畫冊
 
總爺國小化為糖學埕
2019麻豆糖業大地藝術祭也能看到目前開枝散葉的日本藝術祭所常見的特點:包括地理位置偏離市中心,以復興地方、招回過去的文化記憶作為同樣的企圖與目標,主要藝術祭的核心基地是因少子化而廢校的總爺國小,這個學校就位在總爺藝文中心裡頭,這裡也是過去原為日本明治製糖株式會社的總爺糖廠及本社所在。
 
藉以藝術祭的準備,通過藝術介入進行校園與教室的改造,在活動期間轉為遊客資訊站,而當活動結束後則成為「糖學埕」作為長期使用,能讓當地居民辦理工作坊、講座,也有麻豆地區與糖業歷史的常設展出,跟藝術祭時所留下的裝置作品,提供非藝術祭時來的遊客觀賞。
 
從展覽畫冊迴返藝術祭四塊面
翻開今年甫出版的《2019麻豆糖業大地藝術祭》展覽畫冊,更能從全觀的視野去重新迴返這個在臺灣具有高度實驗與創舉的大地藝術祭,當中總策展人兼建築藝術家陳宣誠提出四大塊面,為整個為期三年藝術祭工程做了階段性總結:第一塊面「場域關係圖」當中以麻豆區地圖作為背景,將藝術祭所完成的各種成果以圖示方式點出來,搭配到第二塊面的「核心場域構築」,能發現這個藝術祭的展出場地不只在總爺藝文中心,還連結了的糖鐵龍泉站舊進行改造工程後的「龍泉生態月台」、麻豆市區由日式宿舍改建的「2/3屋」、蔴荳古港文化園區,甚至透過不同的藝術教育計畫進入到麻豆各級學校,整個範圍擴及到麻豆地區,將此視為整體的糖業文化村。
 
「連結」絕對是藝術祭最重要的方法及策略,第三塊面為「策展線」,分別由不同專業背景的五位策展人提供五種方法,分別為建築、地景、社區、文史、教育,這也總結成最後一個塊面為「思想與對話」,透過藝術策展勾劃出給麻豆居民、參與藝術祭的觀眾、專家學者等共同集結的參與場域,並藉以當代藝術進行臺灣糖業歷史的解構與再造。目前臺南市政府已將糖業大地藝術祭定為三年一會,期待2022年第二屆的展開!

由總爺國小改造為的糖學埕一隅
由總爺國小改造為的糖學埕一隅

編輯室報告

封面故事

專題報導

糖情outlook

專欄

資訊補給站

繽紛生活

  • 買東西
  • 找據點
  • 會員區
  • 住台糖
  • fb分享
回到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