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繽紛生活-戰火下的沈默之間—關於東歐的影像作品


5月號 2022 May
繽紛生活-戰火下的沈默之間—關於東歐的影像作品


「沈默之間」展覽現場(來源/王振愷)

文、圖/王振愷

烏俄戰爭持續開打,幾乎整個世界都置身其中,近期臺灣也有不少聲援活動與資訊傳遞,讓我們能理解過去不熟悉的東歐政治情境。本文將從藝術文化角度,引介讀者透過當代藝術展覽與電影作品,窺見東歐複雜糾葛的歷史。

「沈默之間」關注被壓抑的聲音

4月中甫於高雄市立美術館結束的「沈默之間」展覽,由策展人賴依欣(嘉義市立美術館館長)與田倧源共同策劃,計畫從籌備、前往東歐與德國駐地研究到實際展出,前後共花費5年的時間,這段期間明顯感受全球局勢的急速轉變,經歷到歐洲難民潮、居住迫遷、疫情肆虐,以及正在發生的烏俄戰爭,而這些事件都回應著這次的策展核心與作品內容上。

展覽以當代社會中未被關注的聲音為主題,望在歷史被主流忽視、不被正視與被壓抑的聲音,透過藝術家創造的介面,讓這些沈默的族群能夠有發聲的可能。串連起五個子單元:「個人電影」、「藝術避難所」、「記錄如何被創造?」、「誰的觀點?」與「如何重組歷史?」。當中邀集臺灣、波蘭、奧地利與日本等14組國內外藝術家,透過多元的創作媒材回應歷史檔案、連結時代議題,更期望引領觀眾反思現實世界所面臨的困境。


個人電影與藝術避難所

開頭展區引介波蘭結構電影大師約瑟夫.羅巴科夫斯基(Józef Robakowski)作品,以他所提出的「個人電影」(personal cinema)作為起手式:《從我的窗戶》以家裡的一個窗戶作為視角,持續進行20年外在世界的拍攝觀察,管窺了波蘭從共產主義到資本主義轉換的關鍵階段,以單一窗戶的視角串聯起社會變遷;另一部展出的《關於手指》,則以個人表現與直接紀錄,配上約瑟夫.羅巴科夫斯基自身的轉播口白,呈現五根手指雖然有著不同個性卻是一體,講述自身與社會緊密的關聯。

其中與「個人電影」的展間,還置放了一個「藝術避難所」,當中搭建一個類電影院,以三部長片:兩位波蘭藝術家卡塔芝娜.寇茲拉(Katarzyna Kozyra)的《尋找耶穌》、雅絲敏.沃西克(Jaśmina Wójcik)《Ursus Zakłady》以及你哥影視社《工寮》進行定時輪播,分別對應的是耶路撒冷症候群、波蘭Ursus地區工廠勞動者與臺灣移工。藝術家企圖建造一個能讓彼此的苦難、問題說出的機制,裡頭可以平等、舒適、雙向地進行表達。


《再見列寧》與《過於寂靜的喧囂》

除了展覽之外,近期臺灣也重新上映2003年重要的德國電影《再見列寧》(Good bye, Lenin!),值得與前方提到《從我的窗戶》對照觀賞。全片以黑色喜劇定調,時空背景置放在1989年柏林圍牆前後,從一個家庭的視角描寫兩德統一的社會情境,尤其是過往大眾不熟知的德意志民主共和國(東德)人民之反應。巧妙地母親的失憶勾劃出當時社會主義與共產主義者不願面對蘇聯解體的事實,當中映照出東德人民的生活場景、飲食、媒體與意識形態,並在劇情推移下能窺見因為統一而產生的不同轉變。

另一部引介的電影則來自烏克蘭,由米羅斯拉夫.史拉波斯維茲奇編劇並執導首部長片作品《過於寂靜的喧囂》(The Tribe)。全片以一所聾啞學校為背景,演員以烏克蘭手語肢體演出,全然屏除語言文字,隨著鏡頭走入校園,這裡彷彿一個充滿權力階級的部落社會。角色們的失語狀態提升到國族層面,反應的是烏克蘭國家的現實處境,人口一半講俄羅斯語、一半講烏克蘭語,蘇聯解體之後,政府與民間也一直在親俄與親歐盟間交戰不清,而夾在兩大政權中間的無辜人民就是沈默的族群。

編輯室報告

封面故事

專題報導

業務特寫

專欄

資訊補給站

糖情outlook

繽紛生活

  • 買東西
  • 找據點
  • 會員區
  • 住台糖
  • fb分享
回到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