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封面故事—老屋新貌 復刻故事-老屋多了美感,城市有了優勢


6月號 2023 Jun
封面故事—老屋新貌 復刻故事-老屋多了美感,城市有了優勢

老屋多了美感,城市有了優勢

文、圖/畜殖溫昇豪

近年來許多老街、老建築正被改造著,而一間具有歷史的老建築,除了可以訴說地方故事,也可能成為城市中的新風景。城市因有建築而產生美學,建築美學不僅只是單看建物的外表特徵,其實還包含它與周圍環境、格局產生的互動關係,讓城市有了不同的獨特面貌。然而許多老街再造成功吸引大批遊客前往,讓大家可以更快認識這個區域,除了地方文史館外,「老屋」更是功不可沒,它默默守候這片土地,用歲月淬鍊的容顏矗立街道,叫人不想多看一眼也難。

城市歷史文化由建築開始探索

老屋是地方文化的代表,它可以展現出一個地方的獨特風貌和特色。許多老屋具有悠久的歷史,這些歷史可追溯到數百年前。它的建造技術和材料也反映了當時的社會和技術水平。比如古代的木構建築和現代的鋼筋混凝土建築之間的差異,不僅反映了當代建築技術,也反映了社會經濟的變化,也因此產生了老屋文化。

老屋文化是指該歷史年代的建築物,這些建築物具有著獨特的歷史、文化和藝術價值。老屋文化對城市生活的影響源遠流長,反映了不同地區的文化和風俗。例如,臺灣日治時期獨有的半樓仔,及其混合清代、閩南的建築特色,另外還有日本江戶時代的木屋構築,反映了日式傳統建築風格,並展現出統治者的殖民生活和價值。這些時期遺留至今的老屋,都是相當珍貴的文化資產。

歷史沿革讓城市人文再延伸

老屋也是城市人文背景的一部分。臺灣目前有許多老屋尚有居民在此生活,不同的種族與各種社區活動,也產生不同的生活情趣。許多改建後的老屋常常成了當地的藝文舞台,如各種表演、展覽和講座都喜歡在這些空間展演,也間接成為社區聚會的場所,讓居民多了互動聯繫感情。

老屋的存在更反映了許多人文歷史事件。例如,在歐洲國家許多城市的老屋都建造於中世紀時期,這些老屋反映了當時的宗教信仰和政治制度。在美國,許多老屋建造於十九世紀,反映了殖民時期的生活文化。在臺灣許多老屋則有反清復明與抗日歷史事件的痕跡。這些老屋反映出當時的人民生活方式,形成一段段庶民文化。因此,老屋的建造和布局也考慮了當時的生活需求、經濟與娛樂。就像在古代中國,有些老屋的設計通常考慮風水習俗,還有家庭成員數量與習慣,最後成了一門獨特學問。

日治時期日式木建築大量複製於臺灣,而後期經過時光的發展和改良,有些融入地方元素,成了不一樣的文化建築。所以老屋文化不僅表達了時代的故事,也成了城市與歷史的見證者。

老屋維護既耗時又費力

修護一棟老屋,結構強度成了非常重要的問題,它決定了這間老屋是否值得長久保存下來。老屋的結構受到很多因素的影響,包括建築材料、設計、施工質量和維護情況等。建物在長時間的損壞和老化,讓修復後的維護和保養變得更加困難。老屋防止水患和潮濕,如修補漏水處也是繁瑣的工程,如何使用適當的材料修繕,找與原建材相似材料修補,避免破壞原始風格都是一種考驗,所以修復一間老屋往往比重蓋還耗時又費力。坊間許多老屋重建失敗的案例,可能礙於經費或經驗的不足,而破壞了原本保留老屋的美意。

許多改造後的老屋日常清潔工作往往也被忽略,建築內外須經常保持乾淨、整潔,才能讓建築看起來更優雅舒適,也才可讓老化過程減緩。現在許多老屋重建的社區,居民會加入打掃義工或導覽行列,無形中老屋也成了凝聚居民團結的力量。

翻新後的老屋,除促進了當地的經濟發展外,老屋文化可吸引遊客前來參觀,成為當地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柱,例如讓社區發展文創產業、餐飲業、民宿等行業,帶動當地的觀光效益。老屋的改造需要綜合考慮歷史、文化、環保等多方面因素,以確保老屋得到有效的利用。讓它成為文化遺產,也讓後代了解歷史,如此老屋重生才會有意義。

認識一座城市就從尋找老屋開始

2008年筆者因考上成大研究所,古色古香的府城老屋讓我產生極大興趣。我常常利用課餘時遊蕩於臺南的巷弄裡,戴著耳機聽著老歌把「望春風、雨夜花」當成背景音樂,循著充滿老屋的地圖遊走,這是筆者認識臺南的一百零一種方式。

在臺南就有一個為老屋盡心盡力的團體,它叫做「古都基金會」。當時由基金會發起一個「老屋欣力」的運動,期許居民都能認同老屋保存活化,並且希望落實「欣力」所灌輸的文化、美學、環保、分享等公益理念,讓老屋文化得以發揚光大,而筆者更慶幸能參與當時的志工培訓課程。

為何當時會有老屋欣力活動產生呢?因為那段期間許多沒有經費整理的老屋,因登革熱給人產生髒亂的負面形象。為了避免被拆掉的危機,古都基金會舉辦起另類比賽,用「選美」的方式讓大眾認識老屋,並深入欣賞在結構件、裝飾物、建築形式上的獨特美感,翻轉對老屋產生的偏見。

尋著老屋欣力活動發送的小地圖,民眾可按圖索驥尋找老屋位置,對一個旅客而言,這也是認識城市最特別的方法。許多常來府城旅遊的人,都對臺南老街很有興趣,如信義街、神農街及新美街等,這些老街都是府城文化的起源。而老街留有許多歷史老屋,有些都是當時參與老屋欣力的建築,例如「屎溝墘客廳、奉茶、慕紅豆、鯨吞燒、A Room、Room A、味屋茶事,木子到森及筑馨居」等,都是耐人尋味的老房子。

老屋欣力活動至今已有15年之久,期間筆者也尋訪其他城市,但還是對臺南老屋情有獨鍾,因為府城宗教文化相當豐富,建築美學融入許多不同時期的文化,如荷蘭、清朝、日本、閩南等,呈現出多樣化的美感,所以這些老屋無形中也成為城市的觀光大使。

讓老房子成為城市不可或缺的風景

「老屋給了城市不同的風景,承載著歷史和文化的記憶,讓這座城市更美,也讓人捨不得離開。」

當老屋再次被注意,成為城市生活不可或缺的角色。老屋文化就極需得到民眾的重視和支持。每個城市隨著都市化的快速開發與規劃,許多具有歷史的老屋,難逃廢棄老舊被拆除的命運,時間一久也讓人遺忘它原本的存在,許多寶貴的歷史也可能因此失傳。期盼臺灣各地的老屋重建計畫可以越來越活絡,讓這些老容顏可以為地方加分,成為不可或缺的風景。

編輯室報告

封面故事—老屋新貌 復刻故事

業務特寫

專題報導

資訊補給站

繽紛生活

專欄

  • 買東西
  • 找據點
  • 會員區
  • 住台糖
  • fb分享
回到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