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圖/台灣養豬國民學校
臺灣豬肉生產的流程
大家都有吃過豬肉,但不一定有看過豬走路。臺灣飼養大約527萬頭豬隻,每年產出超過1,000萬頭豬,並平均食用超過35公斤的豬肉,但是你知道豬肉是怎麼產出的嗎?豬隻出生後,以豬媽媽的母乳為主食,直到3~4週齡離乳後才會開始吃飼料。直到6~7月齡時,體重就會大約達到120~130公斤!體重達標後,豬隻會被運送到拍賣市場進行競標拍賣,之後就會被送到屠宰場進行屠宰、分切及包裝,最後再經由超市或是傳統市場將豬肉送到消費者的手上(圖一)。
豬肉是我們臺灣人最重要的食用肉之一,其不僅提供了充足的營養,同時也乘載了臺灣人長期的飲食文化。既然豬肉是我們的盤中飧,那我們就應該去了解它的重要性。了解豬肉的生產流程只是食農教育的一部分,然而,什麼是食農教育呢?
食農教育的核心價值
民國111年,臺灣政府通過食農教育法,加強推動食農教育在全臺人民中的推廣。食農教育,顧名思義,是一門著重討論飲食與農業之間關連的教育,最主要的目標在於提高人們對於食物與農業的理解,並著重在永續發展與農業實踐上的課題。其中包含飲食生活與文化、農業生產與安全、飲食健康與消費等三個主要的面向(圖二)。如果仔細地討論食農的體系,其又能與社會學及歷史文化的變遷有相應的關係。因此食農教育也是一門博大精深的學問。
透過建構並推廣食農教育,使一般的民眾可以更了解餐桌上的食物的生產流程,加深人們對於自己身邊的土地及文化的認同。讓消費者可以吃得安心,吃得用心,在知道自己吃了什麼的同時,也對於健康與食品的前世今身有初步的了解,也是食農教育很重要的一環。
臺灣的食農與實農
食品安全是國家安全的重要一環,食農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臺灣政府自105年以來持續大力推動食農教育。然而,以畜牧業而言,食農與實農(實際的農業生產)仍有相當大的落差,最主要的因素是因為現代農業的科技與技術門檻越來越高,從過去的勞力密集產業,漸漸轉變為資本密集的產業。
過去,傳統農業的形象在一般民眾的心中根深蒂固,對於傳統畜牧業有比較直觀的想像。因此,現代畜牧業的科技應用及發達程度已經跳脫傳統的認知。好在隨著政府與農民雙方的努力,越來越多線上或實體的畜牧場可以開放給民眾參觀。其中,台糖的東海豐農業循環園區就是相當成功的案例。東海豐農業循環園區不僅有最先進的設備,同時對於綠電與環保議題也有很深入的著墨。同時作為示範牧場,也歡迎一般的民眾或是業界先進參觀。透過公開現代的畜牧業的生產方式,讓食農教育能更接近實農,也讓民眾了解畜牧業的前世與今生及其困境與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