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編輯室報告-從糖金年代出發,我們共同書寫「糖業的未來」


8月號 2025 Aug
編輯室報告-從糖金年代出發,我們共同書寫「糖業的未來」

114年8月號編輯室報告圖

文/編輯部

2025 年,是個值得我們深深回望的一年。80 年前的8 月,二次大戰落下帷幕,臺灣自日本殖民統治中解脫,迎來新的政經篇章。隨之而來的,不只是政權更迭,更是一場全面性的社會重建。而在這樣的時代洪流中,台糖公司於民國35 年(1946)誕生,接手日產糖業,開啟了長達25 年的黃金年代,也為戰後臺灣經濟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因此,我們將114 年8 月號《台糖通訊》的封面故事定為〈糖業榮光—台糖公司戰後的黃金年代(1950–1975)〉,不僅是為了記錄這段壯闊歷程,更希望能從過往經驗中汲取前行的能量,開拓世代共好的新風景。本期封面故事共分為五個篇章,從糖廠修復與外匯貢獻、蔗農制度保障、農業外交輸出、糖廠社區建設,一直到時代總結,立體描繪出台糖在戰後臺灣經濟與社會中不可或缺的角色。

本期也特別收錄〈鈴木藤三郎・百年糖業歷史〉專題報導,這位跨越語言與時代界線的「糖業傳奇」,帶給我們一種超越邊界的視野與敬業精神。這篇報導不僅喚起臺日糖業交流的歷史記憶,也讓我們更深刻理解何謂跨文化的農業共同體。

此外,在面對當代消費者對食品安全與永續關注的趨勢中,我們亦以〈糖安心萌力全開〉與〈台糖食材義煮〉兩篇報導,闡述企業如何將農業信仰與創新實踐,轉化為城市生活中的具體溫度。無論是走進超市的那一顆安心鳳梨,或是義煮活動中一鍋鍋傳遞善意的料理,我們都看見糖業與生活之間的微妙鏈結。

除了產品與日常生活的接軌,台糖在公共文化參與上的積極角色也在本期中多有著墨。〈2025 屏東夏日祭〉與〈蜜鄰臺北和平店〉兩個篇章,展現品牌跨越空間與世代的在地互動。這些故事告訴我們,糖,不再只是工業產品,更是情感、地方、文化與永續的交匯點。值得一提的是,〈資訊補給站〉與〈業務特寫〉欄位也持續關注科技與農業的對話,從AI發酵的探索到ROC29 蔗種的推廣,再到尖山埤龍眼季、長榮沁園春交流等活動紀實,展現出台糖多角化布局下的豐沛能量。

過去與未來的界線,從來不是用來切割,而是讓我們得以站穩腳步、策馬前行。我們願《台糖通訊》能繼續在知識、情感與土地之間,搭起一座座連結的橋樑。最後謝謝你翻閱這一期,

也邀請你與我們共同思索:在下一個時代,我們要書寫怎樣的糖業故事?

  • 買東西
  • 找據點
  • 會員區
  • 住台糖
  • fb分享
回到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