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封面故事—盤點糖廠【軌跡篇】-軌跡篇—陰晴圓缺的臺灣糖業


9月號 2018 Sep
封面故事—盤點糖廠【軌跡篇】-軌跡篇—陰晴圓缺的臺灣糖業
台灣的經濟支柱—糖業

從來沒有一個產業像台灣的糖業一樣,在土地利用、原料生產、製糖過程、運輸交通、產業貿易等各層面對台灣有著重大的影響。

台灣的糖業變成台灣的經濟支柱始於日治時期。當時台灣總督府貫徹「工業日本,農業台灣」的殖民政策,將新式機械製糖技術帶進台灣,同時投入大量的資源發展,果真使台灣除稻米以外,成為盛產糖的地方。為宣揚殖民治理政績,昭和10年(1935年)台灣總督府舉辦「始政四十周年記念臺灣博覽會」,會場中糖業館入口處的招牌上寫著「糖業是台灣文化之母」,可見台灣糖業在日治時期的重要性。

二戰後,台糖的糖業也以四十年歲月穩定了台灣的民生與財政,不僅為國家帶進豐沛的外匯財源,更幫助台灣社會經濟轉型,一步步邁向富庶繁榮的工商社會。回顧光復後的台灣糖業史,有幾段歷程是行到水窮處,然柳暗花明的轉折,也平添台灣糖業的演進的甘苦淬鍊,恰如行舟於江河中所遇到順流與逆流:

光復後台灣糖業的興衰軌跡:

復舊及重建期(民國35年至41年)

台灣光復後,政府於34年12月1日成立「台灣糖業暨監理委員會」,監理糖廠業務與生產工作;民國35年5月1日,「台灣糖業有限公司」於上海成立,民國36年,總公司改設台北市,積極從事糖廠修復及生產工作,並分設虎尾、屏東、總爺、新營四家分公司,並將日糖興業、明治製糖、台灣製糖、鹽水港製糖四大會社42家糖廠改併為36廠。

35/36年製糖期實行「分糖辦法」取代時代「收買原料」措施,並辦理農民貸款,這措施使得糖產業大增,從36/37年期26萬3千噸增加到38/39年期61萬2千噸,台糖公司在2、3年內將糖廠重新修復,回復到戰前60%的生產量,其效率之高,令人稱奇,且在外銷方面更締造佳績,在民國37年,台灣外銷糖達6萬8千6百餘噸,台灣糖業一片欣欣向榮。

可惜這片欣欣向榮之象沒有維持多久,民國38年,中國大陸淪陷,台灣糖業出口失去市場,政府又財政拮据,台糖告貸無門,生存受到極大的威脅,可說是最暗淡的時刻。

然而,峰迴路轉,民國39年,韓戰爆發,糖價大漲,平均每磅5.67美分,外銷市場大開,政府抓緊時機,實施「斤糖斤米」保證價格的措施,台糖於此同時改組公司,撤銷4個分公司,改為5個總廠區,實施「總廠制」,停閉績效不良廠區、資遺人員,更在民國41年,改種名為N:Co310的新蔗種,這項改革措施,使得台糖公司由谷底翻升,外銷屢創佳績,進而成為國家最大外匯來源。因為復建成功,再加上韓戰爆發有利因素,藉由外銷穩定了國家財政上,台糖公司發揮極重要的功能。

安定與發展時期(民國42年至54年)

這一時期因國際糖價低迷,人口大量增加,政府在農業政策上以增產糧食為主要考量,砂糖生產受到極大限制,台糖公司開始停閉糖廠,由光復後36廠縮減成30廠,並同時發展副產事業,奠定多角經營基礎。

台糖公司此時期多角化的經營包括:
(1) 利用蔗渣、糖蜜發展副產品
(2) 在竹南設置種畜場,發展企業化養豬事業
(3) 在台東設鳳梨工廠
(4) 開發嘉義鰲鼓海埔地
(5) 與美國氰氨公司合作,在新竹成立抗生素工廠

除發展副產事業外,對於製糖本業上,台糖公司配合政策實施「一定金額保證糖價制度」取代民國39年的「斤糖斤米」的保證糖價制度,同時決定以分糖辦法取代日治時期限價收購的不合理方式,因而嘉惠農民良多。以分糖來說,農民分糖比例在民國51/52年期調高為55% ,就當時農村經濟而言,台糖製糖原料有三分之二來自契作,而蔗農種蔗所獲得的收益每年約可高達7至10億元。

在國際上,民國43年,台糖參與國際糖業協定,分得基本出口配額60萬噸,僅次於古巴,自此奠定了台糖在國際市場的地位,打開此後台糖生產安定的局面;
民國53/54年期,台糖產糖量達105萬5千噸。

此一時期雖生產未達最高峰,但台糖公司其重要性並沒有減低,更是國家財政主要來源,可惜「人無千日好,花無百日紅」,民國53年以後,因台灣經濟結構的轉變,從傳統農業社會轉型為工商社會,糖業地位開始逐漸走下坡,面臨新一波的衝擊和挑戰。

衝擊與振作時期(民國55年至70年)

自民國55年起,國際糖價再陷低迷,再加上國內工商繁榮,都市化、工業化發展的衝擊與工資上漲及其他農作物利益較高的影響,使糖業經營再受挫折,為因應挑戰,台糖實行了底下這些重大措施:
(1) 加進行製糖工場十年更新計畫及自營農場增產計畫,以提高產糖。
(2) 擴大養豬計畫,預期民67年完成時,每年可產50萬頭。
(3) 建立砂糖平準基金制度。
(4) 實施大場制減少管理行政單位。
(5) 建築高雄專用碼頭及散糖倉庫  
(6) 籌辦屏東漿廠。
(7) 與美國嘉吉公司合作成立「中美嘉吉飼料工廠」

由於各項政策的施展得宜,使台糖在經營上反敗為勝。

台灣糖業的經營,受國際糖起落影響甚大。民國62年,國際糖價又起死回升,至民國63年,國際糖價暴漲到有史以來最高紀錄,達每磅57.1美分,與民國56年慘跌至每磅1.23美分相比,漲跌之間竟高達50餘倍!因此,民國64年台糖公司為國家賺進4億1千萬美元的外匯,創造盈餘51億6千8百餘萬元之最高紀錄。

台糖以充裕的資金及在政府的支持下,又展開一連串的重大措施:
(1) 擴大養豬計劃達成50萬頭的目標。
(2) 推行養牛計劃。
(3) 完成屏東紙漿廠及酒精工廠的遷併的計劃
(4) 開墾河川地、海埔及山坡地。
(5) 調整擴大製糖能力,並增加產製高品質砂糖外銷。
(6) 發展卡車運輸
(7) 實施廠區規劃,處理閒置資產。
(8) 利用平準基金協助農機械代耕,推行共同養豬,並協助農民改良鹽分地。
(9) 協助地方修築產業道路,改善排水施設。
(10) 提供技術援外,協助印尼復興糖業,與沙烏地阿拉伯民間人士研議投資精糖廠;與中非共和國合作研建糖廠,協助盧安達及賴比瑞亞建立糖廠等。又在民國61至63年間,裁併三個總廠組織,使糖業在時代衝擊下更趨穩固。
民國64年,國際糖價又開始暴漲,農民競相種蔗,致台糖65/66年期產糖量達107萬餘噸,創光復以來最高紀錄,台灣糖業大放異彩。民國69年10月,國際糖價又下跌自此陷入長期疲軟,再加上砂糖平準基金補貼殆盡,進而影響農民植蔗,砂糖外銷虧損嚴重,糖業衰微之象已現。

轉型與蛻變時期(民國71年至88年以後)

此時期是台灣高科技與服務業發展的加速期,加上國內外環境因數位資訊的日新月異更千變萬化、各種勞動、環保相關法令相繼立法;果糖及其他甜味代用品不斷推出;稻米及雜糧等對抗作物之保價優勢增加;食品加工業者不斷陳請要求降低內銷糖價及開放進口等因素,均使台糖公司經營更加艱困,台糖走進非糖領域,即所謂的轉型勢在必行,惟重點仍係以農業核心技術及土地資源發展為主。

砂糖方面,為減少砂糖虧損,74/75年期產糖目標縮減至55萬公噸,除美國優惠配額外,停止外銷並逐年減產。糖品種類、品質及包裝依多元化市場需求逐年提高,78年北港、花蓮2處煉糖工廠完工生產精製特砂,88年小港煉糖廠開始營運,對國內白糖供應及提升精煉糖品質有極大助益。

加強管理方面,台糖公司實施淨蔗分糖制度、推行全面品管、品牌經理制,72年起並陸續進行組織精簡及人員精實工作;74年撤銷總廠督導部門,原屬行政管理事項由公司直接辦理,各區廠均直屬公司管理;配合砂糖減產簡併不經濟糖廠。同時也展開各項業務拓墾、調整或新成立相對應組織單位。

民國93年起,台糖公司成立砂糖、生物科技、精緻農業、休閒遊憩、畜殖、量販、油品、及商品行銷等八大事業部,砂糖事業邁向事業部組織經營,更能提升經營效率。

但盼台灣糖業依舊閃耀無比璀璨的光芒

日本人為台糖帶進新式機械製糖產業,使糖與米成為台灣生存的兩大基本產業,
然而二次戰後台灣的糖業歷經復原、穩定、輝煌、衝擊、蛻變與轉型等過程,昔時糖金歲月已成過去;進入21世紀後的台糖,除持續發展原有的製糖事業外,更力圖求新求變,追求卓越與永續經營。但盼未來的十年、四十年、一百年,在後人的心目中,台糖依舊閃耀無比璀璨的光芒。


◎ 參考資料來源:
1、 台糖60週年慶籌備委員會編輯組(2006)。台糖60週年慶紀念專刊—台灣糖業之演進與再生。台北:台灣糖業股份有限公司。
2、 台糖70週年慶籌備委員會、台糖70週年慶紀念專刊編輯委員會(2016)。台糖70週年慶紀念專刊。台南:台灣糖業股份有限公司。
3、 陳明言(2017)。福爾摩沙的故事:台灣國際貿易的先鋒—糖業(二版一刷)。台北:遠足文化。



編輯室報告

封面故事—盤點糖廠【軌跡篇】

封面故事—盤點糖廠【屹立篇】

封面故事—盤點糖廠【重鎮篇】

封面故事—盤點糖廠【創生篇】

封面故事—盤點糖廠【未來篇】

專題報導

糖情Outlook

業務特寫

專欄

資訊補給站

繽紛生活

  • 買東西
  • 找據點
  • 會員區
  • 住台糖
  • fb分享
回到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