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大農大富森林園區
本園區位於花蓮縣光復鄉,在中央山脈與海岸山脈包夾的花東縱谷平原中,屬於本公司花東區處大農及大富農場的管轄範圍。2002年起,配合行政院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推動「平地景觀造林及綠美化方案」,於本園區種植了約1,200公頃、超過165萬株樹苗。在造林撫育有成下,林務局自西元2009年起開始著手大農大富平地森林園區整體規劃設計,並陸續進行建設及修整。園區內擁有豐富的自然生態與四季美景,孕育著百餘種動物及昆蟲,在花東區處與林業及自然保育署的致力經營下,打造成為了「臺灣第一座平地森林園區」。每到春天,最需要乾淨、無污染環境的螢火蟲,更是隨處飛舞,使得「夜間賞螢」成為了近年遊客最喜愛的活動之一。
屏東林後四林森林園區
「林後四林森林園區」於2009年獲行政院農業部評選為臺灣3個國際級大型森林園區之ㄧ,位於大武山麓西側,林邊溪右岸,多數屬台糖林後、四林及南岸農場土地,自2002年配合公司離蔗及政府推行平地造林政策即開始大面積造林,至目前為止園區範圍內已造林面積約700公頃左右,主要種植無患子、光臘樹、樟樹、臺灣櫸木、楝樹、桃花心木等樹種。充分展現臺灣生態特色,提供國人優質綠化休閒遊憩、生態教育環境及展現多元森林生態面貌。
嘉義鰲鼓溼地森林園區
鰲鼓濕地森林園區位於嘉義縣東石鄉,全園區包含行政院農業部公告為野生動物棲息環境及內政部公告之國家級重要濕地,由嘉義林區管理處管轄。
鰲鼓溼地候鳥與水鳥為數眾多,又鄰近港口宮、東石漁港等景點,極富環境教育價值,故本公司規劃成濕地公園,並將所屬的東石農場規劃為野生動物保護區,而後經林業及自然保育署評選將歸屬於本公司之東石農場及連同周遭濕地,規劃為平地森林園區。
官田水雉生態教育園區
1980年因開發臺灣高速鐵路,其規劃路線正好穿越水雉重要的棲息地—官田區葫蘆埤。經協調由臺南市政府向本公司租用臺南市官田區土地,成立「官田水雉生態教育園區」執行復育計畫,並於池塘中種植菱、荷、芡及睡蓮等植物進行棲地復育。
水雉生態教育園區於2023年12月3日進行每年一次的臺南「菱角鳥大調查」,動員102名志工到52個樣區進行水雉數量調查,共調查到2,882隻,較去年增加279隻,其中超過9成集中在官田區。
海豐濕地及圳寮濕地
海豐濕地及圳寮濕地皆為屏東萬年濕地群之一部分,其位於海豐地區崇蘭舊圳附近,為屏東縣政府向台糖租用土地,規劃初級沉澱池、自然淨化渠道及生態池,作為淨化崇蘭舊圳水質之用,為萬年溪挹注活水。本濕地具生物多樣性、生態功能及科學研究之價值,包括多種陸域植物、哺乳類、鳥類(含珍貴稀有野生動物黑鳶、水雉及黃鸝以及應予保育之野生動物紅尾伯勞)、爬蟲類、兩生類、蜻蜓類、魚類及其他脊椎動物、底棲生物、浮游生物、附著藻類、浮游動物等生物在此共生共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