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X)新農業經濟 > 現代化畜舍改造-東海豐農畜循環園區

現代化畜舍改造-東海豐農畜循環園區

        台糖公司自 2016 年起,積極擘劃循環經濟藍圖並呼應SDGs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 全面配合政府 5+2 產業創新計劃,規劃生態平衡、環保與綠色概念的經營方針,以東海豐農畜循環園區為首座台糖新型綠能豬場,持續將畜牧業污染的負面印象蛻變為「友善空間、環保養豬、綠能產業」,改建特點如下:
建設項目 說明
舒適負壓水簾畜舍 有效減少水資源耗用,可通風除臭,保持環境清潔
雨污分排回收 新畜殖場採用雨水和場內污水分離,充分將水資源回收再利用
智能管理系統 RFID耳標定位及移舍管理系統、影像監視器系統
自動飼料系統 所飼養豬隻皆餵飼「綠色飼料」(不含抗生素),持續改善並調整飼料配方或研發新飼料配方投入,並進行育種選拔,生產低用藥、無污染、無藥物殘留等之優良肉豬,且導入產銷履歷,以落實符合食品安全法規
動物福利 良好動物福利與食品安全、疫病風險息息相關,台糖豬隻飼養管理除依據內控制度之「養豬場生產管理作業要點」進行,並遵守行政院農委會頒布之「畜牧法」辦理,2021 年符合動物與水生動物運輸、裝卸和屠宰規定,無違反法律法規事件且遵守自願性標準
糞尿收集系統+再生能源 透過豬糞尿混合其他農業廢棄物共消化的方式生產沼氣,同時醱酵過的沼渣沼液可做為農地肥分利用,生產的玉米、黃豆等產品再製成豬飼料餵養豬隻,將可用的資源在場區內循環利用,另預計設置立式豬糞尿資源化設施(沼氣能源中心與堆肥舍),降低溫室氣體排放並以沼氣發電,目標發電量892萬度

台糖新農業經濟

        迄今實體建設方面於屏東縣打造全臺首座現代化綠能養豬場「東海豐農畜循環園區」,該園區執行 「二次原料回收/副產品」之商業模式,經英國標準協會(BSI)查核,符合BS 8001:2017 循環經濟系統性思考六大原則,成為臺灣及全球首家取得標準查核聲明書之畜殖場,整體循環成熟度達到最高等級-商業模式創新最佳化。
計畫項目 說明 進度
東海豐農畜循環園區 投入資金6.88億元;沼氣發電目標230萬度/年;預計年銷售肉豬約4萬頭 2020年正式營運
全13座畜殖場現代化畜舍整體改造 投入資金107.4億元;沼氣發電目標892萬度/年;預計年銷售肉豬約50萬頭 2019年1月開始執行,2023年12月止完工,2024年起營運,2025年全量生產

東海豐農畜循環園區循環設計

        園區設計糞尿與雨水分排,所回收之雨水再導入水簾豬舍補充水簾設備之用水與豬舍清洗之用水;並設置區域沼氣中心及污水處理設施,除可處理場內外豬糞尿,亦可協助處理周邊小豬農的廢水及農業廢棄物,規劃日處理200公噸場內外豬糞尿及外部農業廢棄物、處理200CMD生活污水及沼氣中心處理後沼液。
        豬糞尿收集後經廢水厭氣醱酵處理方式,先予固液分離,分離出來之豬糞渣予以乾燥或醱酵後再利用。其液體一部分經厭氣醱酵提供沼氣發電,沼液沼渣作為農地肥分利用回歸農田,而另一部分經處後符合排放水標準之污水進行園區內環境澆灌,朝廢水零排放之目標執行。目標沼氣發電230萬度/年;太陽能發電150萬度/年,並預計完成全區景觀綠美化,結合景點及在地特色進行環境教育及觀光規劃。

  • 買東西
  • 找據點
  • 會員區
  • 住台糖
  • fb分享
回到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