秉持「成為亞太地區健康及綠色產業的標竿企業」的願景,本公司很早就投入發展再生能源,並逐年提高太陽能裝設面積,響應「臺灣2050年淨零排放目標」。
太陽能發電計畫
台糖公司過去積極配合政府能源轉型政策,利用公司既有土地資源推動「太陽光電」建置,將盤點之建物屋頂、不適耕作地、停閉廠區閒置用地及滯洪池,經招商程序租予光電業者,設置屋頂型、地面型及水面型太陽能發電設備,以發揮空間使用價值,其中屋頂型及小面積土地的合作模式,則是由廠商建置、維護並出租發電設施予台糖公司加快布建速度。統計2024年度已建置完成太陽光電設施543.64MW,包含屋頂型17.08MW、水面型(滯洪池)99.95MW及地面型(含不適耕作地)426.61MW;另預估2025年新增容量合計8.48MW(視實際情況調整)。
以農廢資源發電邁向綠能自主
本公司基於資源再生利用的理念,多年前即已投入農廢資源發電,包含製糖蔗渣汽電共生及豬糞尿沼氣發電,2024年總發電量達1,063.78萬度,相當於減少類別二溫室氣體排放量約5,042.32公噸CO2e(溫室氣體排放係數參考經濟部能源署公告之2024年電力排碳係數,0.474kgCO2e/KWh),不僅符合政府循環經濟政策方向,亦達到農畜產業領頭羊的轉型示範效果。
利用豬糞尿排泄物進行沼氣發電 | 畜殖事業部將豬糞尿等利用厭氧消化產生沼氣進行發電,2024年沼氣發電設備合計發電量為70.35萬度,均售予台灣電力公司。2024年發電量相較於2023年 (90.37萬度) 降低,係因推動農業循環豬場改建投資計畫,各豬場正值改建中,目前沼氣發電量主要由東海豐農業循環園區產生,由於沼氣中含酸性腐蝕性氣體,其發電條件較為嚴苛,該園區之沼氣發電機組自2019年開始投入生產,考量設備啟用迄今已逾5年時間,影響發電量,2024年7月中旬後,進行維護保養,停機時間較久,致2024年度沼氣發電量較2023年度降低。 |
利用製糖剩餘蔗渣汽電共生發電 | 砂糖事業部虎尾及善化廠利用剩餘蔗渣發電自用,2024年發電量993.43萬度。 |
台糖公司2012年起開發沼氣利用相關技術,將豬糞尿透過厭氧消化後產生之沼氣進行發電,2018年成為國內首家取得生質能類別的再生能源憑證供給者,截至2024年底台糖畜殖場共已取得199張生質能再生能源憑證,後續隨豬場改建計畫將再增加沼氣發電及太陽能發電容量。
蔗渣雖在國外被認定為生質能,但因國內早期將蔗渣歸類為事業廢棄物,使得砂糖事業部早年設置之蔗渣鍋爐汽電共生系統,無法符合「再生能源發電設備設置管理辦法」中規定裝置「設置前得認定為再生能源發電設備」之條件,因而與綠電申請失之交臂。2023年起,虎尾糖廠在工研院與顧問公司的輔導下克服申請中的各種挑戰,不斷與能源署及憑證中心溝通折衝及資料優化後,終於在2024年6月通過國家能源再生憑證中心的審查正式取得綠能憑證,換算虎尾糖廠開工期內平均發電量約為700萬度電,約等同獲得7,000張綠電憑證,成功跨出砂糖事業部能源轉型的重要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