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糖擁有大面積土地資源,自 1997 年配合政府造林政策,將閒置土地綠化,截至 2024 年 12 月底止,造林撫育面積共計約 11,467 公頃,佔公司整體土地資源的 23.53%,其中屏東縣林後四林及花蓮縣大農大富之平地森林園區,已串連鄰近生態棲地,成為環境友善之生態廊道,供國人遊憩旅遊,另外尚有四處溼地交由地方政府租借管理,統籌規劃為生態園區。
本公司土地中有27.99%為各區處用地,因時代及產業變遷,現僅剩善化、虎尾及小港糖廠尚在運作,為妥善保存糖業設施,已對全台各地老糖廠進行修繕及資源活化,透過辦理休憩觀光活動推廣糖業文化,同時將5個老糖廠轉型為觀光五分車園區,部分據點更結合地方資源或特色設施,規劃為環境教育場所。
自然資源多元利用
目前造林20年補助期程逐年屆滿,台糖仍將對既存之造林地適當實施疏伐作業,持續進行林木撫育管理,提前為未來發展碳匯創造最有利的條件,並秉持平地造林計畫起始發展願景-提升國人生活環境品質及提供休憩及教育功能,配合林業及自然保育署「農林生態旅遊」、「增加野生動物棲地環境」及「生物多樣性」等目標,進而回應社會及國人期待,負起國營企業之社會責任。
響應國家淨零轉型之自然碳匯關鍵戰略,台糖公司積極發展森林碳匯,將造林地資源重新盤點作為林業政策轉型契機,後續將透過與外界合作及自辦計畫,配合環境部方法學,推動國家淨零減碳及永續發展目標。
糖廠據點活化
日治時期留存在各地糖廠的建築及產業設施自成一格,見證了糖業活動的過程與轉化,更是具有獨特的歷史景觀與記憶象徵,是珍貴文化資產。本公司持續與政府文化單位合作,申請文化資產保存修復及再利用補助計畫,加速閒置廠區修復與再利用,以達到工業遺產永續發展。未來將陸續規劃招商作藝文、商業、住宿體驗、開放參觀、舉行文物展覽及電影拍攝等活動使用,轉變成為具有內涵的文化創意產業元素,提升糖業文化資產的價值。本公司2025年於文資保存維護再利用上經費編列5,396.4萬元,執行糖業文化資產保存維護及修復再利用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