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糖所屬位於屏東縣的東海豐農業循環園區打造成科技養豬、轉廢為能、綠能環保及環境教育等多重特色的示範園區,後續台糖13座畜殖場也以此為標竿,將原傳統開放式豬舍升級為現代化密閉式水簾豬舍,並導入沼氣發電設備,妥善蒐集利用豬糞尿發酵所產生之沼氣,將沼氣轉化為綠能,降低養豬產業對環境的衝擊,盼能發揮帶頭效果,鼓舞更多相關業者願意投入生質能源業,提升效率、落實資源循環,助力推動國內畜牧邁向永續發展。
農業循環豬場改建投資計畫
13座養豬場的「農業循環豬場改建投資計畫」,為台糖自發展畜牧事業以來,首次大規模投資改建計畫,透過改建加強檢控場內廢水及廢棄物處理流程,針對作業流程進行檢討改善,將豬場內之豬糞尿收集後分為四個路徑處理,目的是讓各界重新定義養豬事業,並引領國內養豬產業發展、改善與升級。
生質能 | 經由發酵產生沼氣用於發電,增加發電收入(綠能電資源)。 |
沼渣堆肥 | 經過固液分離後將沼渣翻堆腐熟後做成堆肥,友善鄰里並增加肥料收入。 |
沼液回收 | 經污水處理後之沼液部份回收場內再利用(水資源),將異味控制至容許範圍內,可以被接受且符合法令規範,兼顧豬場配置及產能、生物防疫、妥善處理污水及臭味,並翻轉民眾舊有刻板觀念,能逐漸認同畜殖循環綠能產業。 |
沼液沼渣還肥於田 | 配合環境部推行沼液沼渣農地肥分使用及農業事業廢棄物個案再利用,將沼液沼渣回歸台糖自有農田增加土壤肥力,2024年施灌141,077公噸(南靖、新厝、四林二、大響一場、大響二場及東海豐農業循環園區),斗六育繁場辦理固體廢棄物施灌農地再利用1,534公噸,降低廢水排放河川,減少污染。 |
東糖公司推動新興綠能事業
台糖身為國營企業,基於企業社會責任,呼應政府「5+2」政策與世界潮流,積極推動生質廢棄物能源化與資源化利用,除了自場豬糞尿再利用,並配合政策推動國內生質能發展。
東和鋼鐵集團在得知台糖公司投入沼氣發電多年,已累積相當經驗與實績後,評估擬引進美國沼氣技術在臺灣發展,尋求與台糖公司合作;台糖公司經可行性評估與審查後,認為此合作計畫符合政府政策與公司發展方向,更可結合彼此之專業技術、人力及資金,投資生質能源開發,藉以開創新興綠能事業,同時有助於改善國內環境品質。此外,以民營公司運作可發揮彈性及效率,有利執行與推動產業發展,台糖公司於2020年6月經行政院核定投資案,故與東鋼、嘉德、遠東共同成立東糖能源服務股份有限公司,首座案場於2021年動工,2023年11月東糖公司醱酵槽已開始植種菌株及入料產氣,2024年3月起進行後端沼氣發電試車,並於該年5月取得再生能源發電設備登記,正式發電營運,期未來營運順利並達到零廢棄與永續經營。